“淩兒想與哀家說什麼呢?”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可這後宮卻也是一日不可無主!前皇後失德被廢,朕想另立皇後!不知太皇太後意下如何?”
太皇太後笑了笑,輕輕放下了玉筷,“這自然是好事啊……但這皇後的人選哀家認為……”
“朕想立淑妃為皇後……”
公孫淩不等太皇太後說完,便率先開口打斷了她的話,將自己地想法公諸於眾!意料之中,妃嬪們的臉色亦如她們今日的妝扮,也是姹紫嫣紅……
太皇太後掃了一眼公孫淩,又瞄了瞄柳怡柔,將矛頭話題轉向了柳怡柔,“此事淑妃怎麼看?”
“臣妾以為,立後乃國之大事,已然勸皇上三思而後行了……”
她的意思便是,我已經勸過皇上,也已經謙讓過了,皇上執意立我為後,你卻不能怪我魅亂禍主了……
“恩!”柳怡柔的答案太皇太後似乎還算滿意,她朝著公孫淩笑了笑,“淑妃也說了,立後乃是國之大事,淑妃卻是是個好人選,但還請皇上與眾臣商議過後再做決定吧!”
正月初一,等待上朝的眾臣紛紛問候拜年,三兩個聚成群談論著,說笑著,忽聽一個聲音說道:“聽說,昨日宮中家宴,皇上當時便提出了欲立柳淑妃為後,卻被太皇太後駁了回來!”
“可我聽說,皇上這次是鐵了心欲立淑妃為後……”
話題一打開,眾大臣便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來了,言語不休時,一個尖銳的聲音傳至眾人的耳膜:“皇上駕到……”
眾大臣慌忙跪下行禮:“參見皇上,恭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公孫淩今日笑的格外爽朗,“眾卿免禮!”
眾人禮畢之後,殿中竟然陷入了一片沉寂,過了好大一會兒,聽到公孫淩開口說道:“如今國泰民安,社稷穩固!朕倒有一樁心事還須眾卿開解助達!”
底下即刻傳來了齊刷刷的回聲:“微臣惶恐,願為皇上分憂……”
公孫淩抿嘴一笑,“後宮家天下,無主不可,不知眾位愛卿可有合適人選?”
他的話音一落,便聽到一個相當沉穩的聲音說道:“臣以為,淑妃柳氏可為後!當初皇上賜予柳氏淑字封號,便是以柳氏溫婉賢淑而得以冊封,而柳氏自側封為淑妃之後,盡力侍候皇上,不語妃嬪爭風吃醋,確實做到了溫婉賢淑!”
他的話音一落,公孫淩笑了起來,淩厲的目光掃向了底下的其餘人,其餘的人紛紛揣摩聖意,附和之聲四起,“臣等認為淑妃娘娘當立為後……”
梁氏一派垂著頭,卻不做言語!公孫淩掃了梁衝一眼,“梁大人有何見解?”
梁衝神色正威走上了幾步,躬身做禮:“故人有雲:‘不以妾為妻’,淑妃娘娘已然貴為四妃,也頗得聖寵,臣認為,皇後應另選他人……”
公孫淩眼睛微眯,散射出危險的光芒。梁衝的心裏也頗為忐忑,不敢抬頭去瞧已經犯怒的天顏,隻得將頭頸埋得更低了……
公孫淩沒有出聲,隻是淩厲的目光逐一掃過底下的群臣,寒冬之際,被皇帝用冷到極點的目光不斷注視,間接掃射,眾人都微微躬著身子,隻感覺脊梁骨一陣一陣的冰意,長時間保持著一個姿勢,後背上彷佛已經結了一層冰……
梁大人說完話,皇帝卻沒出聲,兀自低頭寫著什麼,當象征著皇權的玉璽落在錦帛上的時候,眾臣心裏都明了了,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了……
“朕聞乾坤定位,爰成覆載之能。日月得天,聿衍升恒之象。惟內治乃人倫之本,而徽音實王化所基。茂典式循,彝章斯舉,淑妃柳氏,鍾祥勳族,秉教名宗。當親迎之初年,禮成渭涘;膺嫡妃之正選,譽藹河洲。溫恭嫻圖史之規,敬順協珩璜之度。承歡致孝,問安交儆於雞鳴;逮下流恩,毓慶茂昭於麟趾。允賴宜家之助,當隆正位之儀。茲奉崇慶太皇太後慈命,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後。爾其祗承懿訓,表正壼儀,奉長樂之春暉,勗夏清冬溫之節,布坤寧之雅化,讚宵衣旰食之勤,恭儉以率六宮,仁惠以膺多福。螽斯樛木,和風溥被於閨闈,繭館鞠衣,德教覃敷於海宇;永綏天祿,懋迓鴻禧。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