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感恩知足的想法讓你自得其樂(1 / 3)

感恩知足是一種積極的、樂觀的生活態度。感恩知足是麵對生活中總要經曆的挫折不渴求命運的特別垂青,也不抱怨,而是堅強麵對,積極努力尋求出路,是善待自我,樂觀生活。生活中同樣有不如意,感恩知足的人們不會覺得悲傷、難過、消沉,他們不讓這些情緒過度影響正常的生活。心上的很多包袱,應該放下的都努力放下。知足長樂,自得其樂。

幸福並不複雜

洛林是在美國讀書時認識自己丈夫的,畢業後,他倆很快就結了婚,並且雙雙搬到他們喜歡的國度——越南。因為這裏的迷人風景和特有的風情及越南人悠閑的生活方式打動了他們。

洛林說:“在越南的生活是一種簡樸自在的生活。沒有像美國那種鋪天蓋地的廣告推銷,沒有垃圾郵件,無須用信用卡。我們一家四口隻買生活必需用品,從不盲目地去消費。在這裏,你絕不會想買那些你並不需要的東西,因為沒有大減價的廣告勾起你的欲望。”

“雖然美國人對鋪天蓋地的購物廣告宣傳有一定的抵禦能力,但為了使自己的精神生活過得簡單而豐富,他們不得不在那些選擇上麵花費大量的精力和物力。”

“而在越南不是這樣,沒有外界的廣告宣傳刺激你,人們對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很清楚,他們很明智地每次買拿得動的物品回家,用完後再去買。”

“許多生活在這個國度文化中的外籍人,雖然他們在物質生活方麵並非很豐富,但他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寧靜和幸福。他們認為自己過的是一種有選擇而自主的生活,雖簡單卻快樂多多,是眾多幸福家庭中的一員。”

“我跟一些美國的朋友講起這邊的事情,他們卻不很理解。這也難怪,由於一些在美國生活的美國人認為隻有擁有金錢才能得到幸福,所以他們根本沒法想象生活在這裏的人,是如何獲得快樂和幸福的。”

幸福並不複雜,獲得快樂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精力、金錢,並將之運用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裏。

那些住在貧窮鄉村的人們,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生活得無滋無味,相反,如果生活中沒有大的變故,他們甚至比大多數都市人活得更快樂自在。原因就是在於他們選擇了簡單而充實的生活:勞動、交往、休閑,如此而已。想一想,我們有多久未注意到日出日落,有多久沒注意陽台上那盆花的花開花謝。因為我們太忙,以至於忽略了就在我們身邊的美麗和感動。我們應該抽出時間仔細思考思考,這到底值不值得!

快樂在於知足

人生是否快樂,關鍵看你是否知足。知足常樂,那些總認為別人的東西都是好的人,是永遠沒有快樂的。一個人在生活中能不過分注意缺憾,知道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就會快樂無比。否則,總以抱怨之心,何處不是陰雲淫雨,煩惱不盡。

一位很有名氣的心理學教師,一天給學生上課時拿出一隻十分精美的咖啡杯,當學生們正在讚美這隻杯子的獨特造型時,教師故意裝出失手的樣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這時學生中發出了惋惜聲。

教師指著咖啡杯的碎片說:“你們一定對這隻杯子感到惋惜,可是這種惋惜也無法使咖啡杯再恢複原形。今後在你們生活中發生了無可挽回的事時,請記住這破碎的咖啡杯。”

這是一堂很成功的素質教育課,學生們通過摔碎的咖啡杯懂得了,人在無法改變失敗和不幸的厄運時,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如果我們不接受命運的安排,也不能改變事實分毫,我們惟一能改變的,隻有自己。

生活中,由於我們總是試圖抓住一些我們無法挽回的不幸的事情,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講都是包袱,它們對我們是非常不利的,我們應該甩掉它們,應該把它們打入曆史的墳墓。你對生活的感覺主要取決於你的選擇與追求。對於生活,我們要學會發現和欣賞;對於包袱,我們要善於拋棄。

所以,獲取快樂不難!生活本身就是在許多的辛苦和煩惱中存續的,善於放下包袱,超越自我,歡樂就會常有。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選擇快樂。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對自己微笑呢?丟掉人生旅途上不必要攜帶的行李,輕鬆一些,對自己微笑,也對別人微笑,不管有沒有理由,隻要發自內心,經常試一試,你會慢慢地高興起來。

不要因為擔憂過去而錯過了未來更好的機會。為什麼讓那過失、羞恥和錯誤繼續纏繞著你呢?難道它不是已經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你的皺紋,壓歪了你的肩膀嗎?難道它不是已經帶走了你的歡笑,帶走了你生活中的樂趣嗎?因此,我們要把它從你的生活中趕走,把它從你記憶的石板上抹去,並且徹底忘記。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甩掉包袱,選擇快樂。

善於放下包袱,歡樂就會常在。快樂是人生永恒的主題。在你背負沉重包袱的時候,你一定要設法快樂。隻有卸下了種種包袱,輕裝上陣,從容地等待生活的轉機,不斷有新的收獲,踏過人生的風風雨雨,才能懂得放手和享有,才能擁有一份成熟,活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

適可而止莫貪圖

永不滿足的欲望不斷誘惑人們追求物欲的最高享受,然而過度貪婪往往會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甚至難以自拔,事過境遷,後悔已晚!凡事適可而止,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一次,一個獵人捕獲了一隻能說70種語言的鳥。

“放了我,”這隻鳥說,“我將給你三條忠告。”

“先告訴我,”獵人回答道,“我發誓我會放了你。”

“第一條忠告是:鳥說道,“做事後不要懊悔;第二條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訴你一件事,你自己認為是不可能的就別相信;第三條忠告是:當你爬不上去時,別費力去爬。”然後鳥對獵人說:“該放我走了吧。”獵人依言將鳥放了。

這隻鳥飛起後落在一棵大樹上,又向獵人大聲喊道:“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並不知道在我的嘴中有一顆價值連城的大珍珠。正是這顆珍珠使我這樣聰明。”

這個獵人很想再捕獲這隻放飛的鳥。他跑到樹跟前並開始爬樹。但是當他爬到一半的時候,他掉了下來並摔斷了雙腿。

鳥嘲笑他並向他喊道:“笨蛋!我剛才告訴你的忠告你全忘記了。我告訴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別後悔,而你卻後悔放了我。我告訴你如果有人對你講你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就別相信,而你卻相信像我這樣一隻小鳥的嘴中會有一顆很大的珍珠。我告訴你如果你爬不上去,就別強迫自己去爬,而你卻追趕我並試圖爬上這棵大樹,結果掉下去摔斷了雙腿。這個箴言說的就是你:‘對聰明人來說,一次教訓比蠢人受一百次鞭撻還深刻。’”說完,鳥飛走了。

人因貪婪常常會犯傻,什麼蠢事也會幹出來。所以任何時候要有自己的主見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要被假現象所迷惑。

大家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大家都說他傻,因為如果有人同時給他5毛和1元的硬幣,他總是選擇5毛,而不要1元。有個人不相信,就拿出兩個硬幣,一個1元,一個5毛,叫那個小孩任選其中一個,結果那個小孩真的挑了5毛的硬幣。那個人覺得非常奇怪,便問那個孩子:“難道你不會分辨硬幣的幣值嗎?”孩子小聲說:“如果我選擇了1元錢,下次你就不會跟我玩這種遊戲了!”這就是那個小孩的聰明之處。

貪婪是一種頑疾,人們極易成為它的奴隸,變得越來越貪婪。人的欲念無止境,已經得到不少之後,仍指望得到更多。一個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等於是在愚弄自己。貪婪是一切罪惡之源。貪婪能令人忘卻一切,甚至自己的人格。貪婪令人喪失理智,做出愚昧不堪的行為。因此,我們真正應當采取的態度是:遠離貪婪,適可而止,知足常樂。

養心莫善於寡欲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知足常樂”。佛教的理想是“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話:“養心莫善於寡欲。”是說希望心能夠正,欲望愈少愈好。他還說:“其為人也寡欲,雖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則仁心存,欲多則仁心亡,說明了欲與仁之間的關係。

自古仕途多變動,所以古人以為身在官場的紛華中,要有時刻淡化利欲之心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這當然是正常的。問題要能進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極限的時候,要能把握得準,跳得出這個圈子,不為利欲之爭而舍棄了一切。

怎麼才能使自己的欲望趨淡呢?“仕途雖紛華,要常思泉下的況景,則利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說則可貫通得失。比如,看到天際的彩雲絢麗萬狀,可是一旦陽光淡去,滿天的緋紅嫣紫,瞬時成了幾抹淡雲,古人就會得出結論道“常疑好事皆虛事”;看到深山中參天的古木不遭斧斤,蔥蓬勃,究其原因是它們不為世人所知所賞,自是悠閑歲月,福澤年長,“方信人是福人”。中國的古代,自漢魏以降,高官名宦,無不以通禪味解禪心為風雅,可以在失勢時自我平衡,自我解脫。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欲望,自我實現就是其中之一。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可是,欲望是無止境的,欲望太強烈,就會造成痛苦和不幸,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因此,人應該盡力克製自己過高的欲望,培養清心寡欲,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

《菜根譚》中主張:“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華,盡華則衰;行宜不宜過高,過高則謗興而毀來。”意即官爵不必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否則就容易陷入危險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過度,否則就會轉為衰頹,言行不要過於高潔,否則就會招來誹謗或攻擊。

同理,在追求快樂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樂極生悲”這句話,適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樂。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藥一樣,隻要吃一半就夠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過則會成為敗身喪德的媒介,能夠控製一半才是恰到好處。所謂“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意即賞花的最佳時刻是含苞待放之時,喝酒則是在半醉時的感覺最佳。凡事隻達七八分處才有佳趣產生。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開,則瞻前大有希望,顧後也沒斷絕生機。如此自能悠久長存於天地畛域之中。

又如:“賓朋雲集,劇飲淋漓樂矣,俄而漏盡燭殘,香銷茗冷,不覺反而嘔咽,令人索然無味。天下事率類此,奈何不早回頭也。”痛飲狂歡固然快樂,但是等到曲終人散,夜深燭殘的時候,麵對杯盤狼藉必然會興盡悲來,感到人生索然無味,天下事大多如此,為什麼不及早醒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為了謀到一官半職,請客送禮,煞費苦心地找關係、托門路、機關用盡,而往往事與願違;還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騷滿腹,借酒澆愁,甚至做些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事情。凡此種種,真是太不值得了!他們這樣做都是因為太看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壓在了上麵。其實生命的樂趣很多,何必那麼關注功名利祿這些身外之物呢?少點欲望,多點情趣,人生會更有意義,何況該是你的跑不掉,不該是你的爭也沒用。因此,注重中庸並保持淡泊人生,樂趣知足的心態,才能使自己體會出無盡的樂趣,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古人雲:求名之心過盛必作偽,利欲之心過剩則偏執。麵對名利之風漸盛的社會,麵對物質壓迫精神的現狀,能夠做到視名利如糞土,視物質為贅物,在簡單、樸素中體驗心靈的豐盈、充實,並將自己始終置身於一種平和、自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