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年來國內資源民族主義研究述評(1 / 2)

近年來國內資源民族主義研究述評

經濟視野

作者:李亞男

摘 要:資源民族主義問題近年來逐漸成為學術界研究的一大熱點之一,特別是2003年後,資源民族主義重新崛起,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歸納、總結近年來學術界關於資源民族主義問題的研究成果,對於我們做好進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關鍵詞:資源民族主義 能源安全 國有化

1993年中國成為原油淨進口國後,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就與國際能源安全狀況息息相關。國內研究能源安全的熱情悄然升起。進入新世紀後,尤其是2003年後,資源民族主義重新崛起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因此,特對近年來國內理論界關於資源民族主義的研究狀況做一簡要梳理。

一、資源民族主義與國際能源安全的關係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進行生產的主要物質基礎,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與人類認識和利用能源的曆史密切相關。在當代,能源資源及其開發利用,不僅直接影響著人類文明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引發的能源安全問題對世界經濟安全和國際政治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同時,能源是現代經濟的“血脈”,在社會經濟體係中占據著突出重要的地位。

尹曉亮在《資源民族主義語境下日本能源外交的新策略》指出:隨著資源民族主義日益膨脹,日本在能源外交之路上推出的新措施:一是快速提升與中亞國家的合作關係,以期進一步拓寬能源進口源;二是在保持與中東傳統友好關係基礎上,通過合作方式和合作項目等方麵的策略創新,寄希望於深度強化雙方關係;三是積極與中印等能源消費大國合作,以求提升國家形象。

關於資源民族主義與國際能源安全的關係方麵,就我所能收集到的資料看,國內學者在這一方麵研究出的成果是非常有限的。其中,王冠九在《資源民族主義與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指出:資源民族主義是把雙刃劍,資源民族主義影響國際能源安全的途徑和方式。同時,指出資源民族主義影響著國際能源經濟安全、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

二、近年來資源民族主義發展趨勢

國內關於近年來資源民族主義發展趨勢的研究性文章涉及較少,大多以時事報道為主。其中,在2012年7月4日的《世界金屬導報》第F02版指出了資源民族主義的三個趨勢:一是澳大利亞2010年提出的對采礦業征收資源超額利潤導致世界上出現一連串連鎖反應;二是許多新興國家政府現在尋求首先在本國進行選礦而不是出口;三是許多新興國家政府現在尋求確保擁有本國礦山的所有權。另外,2012年5月12日的《中國經濟導報》第B03版中也提出資源民族主義擴散的趨勢:“以往資源民族主義多出現在非洲國家,然而目前這一趨勢正在向發達國家擴散。”

三、資源國新“國有化”對油氣輸出國加強對其戰略資源的控製

國內學者對“資源民族主義”的跟蹤多從資源國新“國有化”這一角度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對油氣輸出國加強對其戰略資源的控製來進行研究的,且數量有限。陳鍇認為:此次國有化並非以往曆次國有化的簡單重複;於鵬認為:產油國的資源國控潮會對石油市場乃至世界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並給出了產油國推動國有化的原因;羅佐縣認為:新一輪世界石油資源國有化浪潮對世界範圍內的現有石油工業產權結構產生衝擊;王家樞認為:在石油需求旺盛,石油供應瓶頸開始展現,油價節節攀升的情況下,石油生產國普遍采取法律行動,改變私有化政策,強力推進油氣資源的國有化,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擴大石油天然氣的收入;何童分析了拉美實行石油資源國有化的原因等。這些文章多是跟蹤性的即時論文,研究的深度不夠,理論準備不足。嚴格的講,新“國有化”隻是與資源民族主義的有關的一個方麵,並不是資源民族主義本身,即:resource nationalis不同於resource nationalizations,資源民族主義更傾向於通過對戰略資源的控製來達到經濟和對外政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