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信改革再起步(1)(1 / 2)

1999年至今,中國電信業共經曆了四次大規模重組,借此創造的市場效率和國民福利,在諸壟斷行業中遙遙領先。

相比15年前,中國電信市場已從一個政企不分的行政壟斷結構,演變為三巨頭主導下的寡頭市場結構。競爭從無到有,局部還很激烈,但與開放環境下的國外市場相比,中國電信市場的競爭仍然非常不充分,且遺留下了頑固的既得利益群體。

時至今日,上一輪電信改革的紅利已經釋放殆盡,中國電信市場的發展亟須新一輪改革刺激。相比以往單純的政府主導,此輪改革在新技術革命的背景下展開,麵臨邊緣化風險的電信寡頭自身亦有改革意願。

自去年開始,決策層開放了虛擬運營商牌照,放鬆了寬帶接入網民間資本進入的限製,準備成立了家鐵塔公司,種種跡象表明,新一輪電信改革似乎已經啟動,並隱約閃現出徹底打破壟斷、真正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勢頭。

但即將成立的國家鐵塔公司並不能背書上述解讀。這家公司僅涵蓋了部分移動基礎網絡設施,仍是平衡三大運營商利益的結果。

所謂的“網業分離”實際仍由三大運營商把持,三大集團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角色定位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民營資本雖然被鼓勵進入電信業,但在國家鐵塔公司和運營商開放的轉售資源中仍隻能扮演補充角色,同時一家獨享資源的國家鐵塔公司亦有可能形成新的壟斷。

因此,展望中國電信業未來,兩種結局都有可能。樂觀的結局是決策層超越既得利益羈絆,徹底打破三大運營商對基礎網絡的壟斷,進而帶動整個產業鏈尤其是互聯網及相關產業的繁榮,而運營商自身也蝶化為真正的市場化公司;不那麼樂觀的結局是市場和權力再度糾結,決策層僅向社會開放部分電信壟斷資源,因此導致新技術革命進程受阻,中國互聯網及相關產業與國外同行的差距拉大,運營商自身也深陷依賴壟斷保護的泥潭不能自拔。

4月30日,也就是《財經》記者爆出電信業要成立“國家基站公司”的第二天,工信部旋即在其官網以相關司局負責人的名義發布“回應”稱:“目前,三家基礎電信企業正在研究共同組建一家通信設施公司,負責統籌建設通信鐵塔設施,進一步提高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水平。”

工信部的回應雖未就“國家基站公司”做出明確答複,但已表明國家有決心將一些基礎電信網絡分離出來統一建設。部分樂觀的電信業人士認為,這是中國電信業實施“網業分離”的第一步,亦是電信業再改革的信號(網業分離,即電信網絡與電信業務分開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