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夏朝末年,褒人的神靈“化為二龍,以同於王庭”。夏王對此深感恐懼,便占卜問神靈,是殺掉呢?是趕跑呢?貞問結果是“莫吉”。於是夏王又改卜請示說,那能不能把龍漦收藏呢?神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夏王拿來上好玉帛,用簡策給神靈打個報告。二龍立馬消失了,隻剩下一攤黏糊糊的唾沫。夏王命人把這寶物藏在櫝匣裏。
一日,在王宮中無聊的周厲王邀請百官在宮中飲酒作樂,整日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使得厲王希望找點新鮮的事情打發時間,尋找新的樂子。一個溜須拍馬的侍從講了上麵這個故事引以為樂。
“這隻不過是傳說罷了,何必說的像真的一樣呢?”周厲王哈哈大笑。
“大王,是真是假為什麼不去查查呢?萬一傳說是真的,能一睹龍漦的風采,豈不是一件幸事?”侍從繼續奉承說道。
“卿家所言雖不無道理,但是如此荒誕的事情該從和查起?”周厲王顯然是心動了,“眾位卿家,有何良策能替孤王解決此事啊?孤重重有賞。”
一聽到周厲王這樣說,群臣在下麵嘰嘰歪歪商量了好久,還是沒有想出更好的主意,周厲王很是不高興,厲聲和道:“孤養你們有何用?這點小事你們都做不好,一群廢物!”將手上的觥扔在地上。(觥:商周時期喝酒的器皿,三足青銅器。)
看到厲王生氣了,群臣連忙離開酒案跪於殿下,一個個誠惶誠恐。
這時候一位中士說道:“啟奏大王,臣聞之在殷國有一位異士,其能知曉別人不知道的事情,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事物,能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情,大王不妨派人宣召殷侯,讓殷侯派人為大王尋入宮中,或許能夠幫助大王解決這個問題。”
“卿既然心中早有定論,何不早講?”表麵上周厲王埋怨這位中士,但是心中早已樂開了花,“那孤現在下旨,特遣卿為使,去殷國協助殷侯辦理此事,為孤分憂。事成後,孤重重有賞。”
“謝大王。”中士拿了聖旨之後立馬罵車去殷國尋找那位異士去了。
數日之後,中士帶著那位異士來到宮殿之中,麵見周厲王,“大王,前些日子,大王派我去辦的事情,臣已經辦妥,今日特來複命!”
”好!速帶他與孤相見。”周厲王說道。
宮人傳話之後,異士被帶到殿下。異士下跪行叩拜之禮:“山野草民拜見大王。”
“免禮,孤聞你有異才,今日召你到此是有一事不明,希望你能替孤分憂。”厲王說道。
“能替大王分憂是草民的榮幸,必竭盡所能。大王有何疑惑請講,草民必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異士說道。
“孤王聞夏朝有一龍漦之寶裝於木匣之中,昔武王伐紂,此寶物不知所蹤,今孤想知道此寶物尚在何處,你能做到嗎?”周厲王問道。
“草民雖不才,但是這件事我雖不知道,但是求神問卜終還是可以知曉的。”異士說道。
“如此甚好。你快快為孤王卜一卦。”厲王喜悅之情於言表。
“待草民占卜問天。”異士說完就卜了一卦,根據卦象說道:“啟奏大王,此物尚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