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顯微鏡”陳勝笑了笑。玻璃燒製成功之後,陳勝便親自用玻璃打磨出了一台顯微鏡,送到研究所,讓華安借此物來研究細菌學。這台顯微鏡的顯微功能雖然一般,但是卻是打開一個微觀世界的大門,讓華安為之瘋狂。而因為有顯微鏡和提供了抗生素的幾種萃取方法給華安之後,陳勝要求華安盡可能快地把抗生素提取出來。
陳勝不是不知道抗生素是一把雙刃劍。這樣的藥物假如在這個世界推廣開來,會造成怎麼樣的影響。但陳勝很樂意去冒這個險,因為連一個皇帝生病都得聽天由命的世界,不是陳勝想看到的。
“既然要改變,那就改變地更徹底一些吧。”
“嗯,要細心培育,按照我說的方法去萃取提純,還要注意在過程之中所產生的變化,這些經驗都要讓大家記住。”陳勝提醒華南幾句之後,說道:“當你們能夠把我所說的青黴素能夠提取出來之後,便馬上進入下一種抗生素的提取,嗯,這種抗生素的名字,叫鏈黴素,這種藥物,目前對於我來說,是非常急需的,所以你們辛苦些……配置方法和效果測試,我很快就會整理出來給你……研究所的資金,我會盡快再注入一萬金,確保每一項研究都能夠繼續進行下去……”
陳勝急需鏈黴素,是因為他懷疑皇帝身上的暗病是肺結核。從皇帝的身體狀況看,病情還不算嚴重,還是早期發病期間。畢竟是九五之尊,皇帝每一天的營養都十分充足,而且皇帝有熱衷武道,經常鍛煉,所以身體健壯,足以抵抗這初期的病症。但是時間一長,這種病情會越來越嚴重,對人體的傷害越大,在陳勝原來的時代,也還是十分棘手的病症,就更別說這個時代了。陳勝所能夠想到的治療方法,隻有鏈黴素這一個比較現實。在抗生素還沒有出現的年代,抗生素殺滅病菌的效率應該比後世更高,因為抗藥性不會那麼強烈。
華安信誓旦旦地表示,主要資金充足,半年之內,便可以把這些藥物研製出來。至於批量生產,這個可能性倒是不大。
送走華安之後,陳勝把精力放回了東海郡的“祥瑞”事件之上。昨晚皇帝給他看這份奏章,意思並不全在奏章的內容之中。
全天下人都知道,皇帝對求仙問道的事情很熱衷。所以說不定有人捏造這樣的事情來哄皇帝開心。
皇帝不是昏君,目光自然洞若觀火。但朝廷麵對這樣的事情,該如何反應?昨晚自己給皇帝的答案,皇帝似乎並不怎麼滿意。如皇帝所說,陳勝在政治上的修養,的確還沒有到達他所想要的高度。當然,作為一個年輕得令人發指的的朝廷新秀,就算是韓東清這種幾十年的朝廷不倒翁,也很挑剔陳勝如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