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卻是不知道,自己這一份上書,皇帝是深以為然,但卻讓朝廷文武百官大為惱火。原因無他,在他們看來,陳勝撈過界了。
進軍撤軍,這些都是朝廷軍方才有資格議論的問題。即使是前軍主帥任囂,在提出這樣的建議的時候,也得先和軍方的大佬們打過招呼,私底下商量妥當之後,再以奏折的方式上報。此能朝廷的潛規則,但陳勝這奏書,卻繞過了軍方,直接到了皇帝的手中,讓他們很被動。如何讓軍方不惱火。
但軍方的不滿與朝廷文官的反應比較起來,軍方長官的反應,簡直不值一提。
不少官員都想趁著皇帝東巡,狠狠地撈上一筆,別的不說,陪伴皇帝出巡,各地必須要廣征勞役稅賦,這些臨時征收的錢財,當地的官長不會全部用到皇帝的出巡開支上去,必然會截留部分,還會給他們送上厚禮。但是倘若皇帝采納了陳勝的建議,讓少府掏了腰包,來個自費遊,那麼文官們哪來借口向下麵要錢?!斷人財路,不啻於殺人父母,陳勝此舉,實在是大大觸怒了不少官員,包括各地想發財的郡守縣令們。
最讓人鬱悶的是,陳勝對於自己已經激怒了滿朝官員,卻渾然不知。直到回到了軍營之後,收到了老師的來信,才知道朝廷大員對他的不滿。也才知道,近期朝廷裏對他的彈劾大為增加,有罵他沽名釣譽的,有罵他官商勾結,中飽私囊,更有人罵他在閩中勾結當地的的越民土族,圖謀不軌……一時間,朝廷的後起新秀,轉眼便變成了一個大惡棍。實在是變化太快。
不過罵聲也持續不到幾天的樣子。皇帝看了陳勝的奏章之後,召來了太尉王賁商議了幾天,便給南方前線的任囂下令,來年春天,撤攻打西甌兩路大軍,暫停對西甌的進攻。讓任囂全力應付南越的戰事。
但領人意外的是,兩路大軍,隻有一路撤回了秦國腹地,另外一路,則被任囂派去參與靈渠的修築。有了近十萬大軍的加入,靈渠的進度,可以更快速地完成了。
朝廷的詔書一出不少文官見風轉舵,停止了對陳勝的攻擊。禦史大夫馮劫,更是上書皇帝,對陳勝的奏章表示讚同:皇帝應該自己掏錢去巡遊。而且馮劫提出了一個更讓百官們覺得是噩耗的消息建議:既然皇帝自己都掏腰包了,那麼陪同皇帝出巡的百官們,是否也應該拿點錢出來呢?
這個建議實在過分了些。皇帝都覺得有些不妥,但是卻讓少府拿出了二十萬金,當作此次出巡的資費。二十萬金看似很多,但絕不夠用。好在新任少府章邯有些腦筋,建議皇帝普天同慶,拿出幾個名額賣出去,讓那些大商巨賈們競價購買,以獲得陪伴皇帝出巡的資格。
此舉雖然受到了丞相和鹹陽學宮的博士們一致的反對。但皇帝卻認為是個不錯的法子,大筆一揮,空出了五個名額,以一萬金為底價,不封頂的競拍方式,籌集資金,替代民間的稅賦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