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關之後,趙佗忽然感覺到很失落,他仰天長歎:“我以前以為陳勝不過勇猛了些,想不到他在行軍打戰,邦交謀劃上,也如此得天獨厚,是我趙佗一輩子拍馬都趕不上的啊!”想到這裏,趙佗心中蕭索,完全沒有拿下敵人關隘的喜悅。
因為,這一份喜悅,並不是他的戰功得來的。
不過陳勝卻很會做人,在關於橫浦關所發生的一切,後來給皇帝的奏章裏,他這樣寫道:“敵酋乞和,初不願讓關隘。然趙佗將軍善戰,已成奪關之勢,敵知必不可守也。以為死守無益,終忝列約內……”給趙佗的戰功不動聲色地添加了多一筆。
……
孟黑龍的援軍回到之後,立即對孟青山展開了一係列的反攻。秦軍也信守和約,並不出戰。孟青山小敗幾場之後,馬上朝著龍川城緩緩撤回。根據他和陳勝的約定,秦軍最終會在這裏支援孟青山。為了讓孟青山放心,陳勝提出,秦軍主力不會作戰,隻派遣一萬五千南勇軍,換上越軍軍服作戰。這一點孟青山深以為然。秦軍的南勇軍,本來便是南越的被俘軍隊。在孟青山的小算盤裏,這一支南勇軍回到龍川城之後,陳勝想再要回去是絕不可能的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戰俘和熊七的降軍也就隻剩下一萬五千名合格的戰士。陳勝把五千人編成一軍,從南勇一軍到三軍。南軍的領將都是從戰俘裏的高級軍官裏遴選出來,包括熊七在內,一共有三人。不過在這些將領之上,還有一個身份非常特殊的人。這人便是季布。
季布的身份是南勇三軍總教頭。這個職位有些奇怪,實際上秦國的軍製上壓根就沒有這個職位。不過季布對此卻甘之若飴,當得很有感覺。
總教頭的級別,按照陳勝的說法隻是比軍長的稍低半級。專門負責培訓中低級軍官的軍事能力,和提升個人素質。以季布這種土匪性格,和南越那些目不識丁的低級軍官很快便熟絡起來。深得南勇軍三軍中低層軍官的擁戴。所謂的培訓軍事能力,提升個人素質,不過是找來小軍官們,一起喝酒吃肉,關心一下軍官們的個人待遇,談天說地說女人打戰和戰利品的事情。往往說到這裏的時候,季布便把陳勝給他編寫的相關內容趁氣氛熱烈說出來。
這些內容無非是秦軍的待遇多麼優厚,戰利品分配多麼公平,而且秦皇聖明,秦國是多麼富庶強大。要大家奮勇殺敵,早日改變現在南勇軍的身份,加入待遇更好的猛虎旅,甚至黑狐營等軍隊。更是大吹特吹陳勝的英明神武,把陳勝在鷹愁寨出名的戰役添油加醋,大說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