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做法,毫無疑問,可是最大程度上激發將士們的作戰熱情。但是也毫無疑問地觸犯了皇帝的忌諱和尊嚴。封賞將士,素來都是朝廷和皇帝的專項功能。領軍大將和麾下戰士打成一片,皇帝不會有意見。但是若將領和士兵變成了利益共同體,那麼皇帝的臉色就不怎麼好看了。封賞出自皇帝,卻變成了出自將領,那便是僭越。這個罪名,可是要夷族的。
陳勝雖然膽大,卻不敢妄為。他仔細有研究過帝國的律法。發現律法規定,無主土地,誰都可以耕種,隻要向官府繳納稅賦,那一片土地就是耕種者私人的土地。鑒於這一點,陳勝才有相對的底氣。而且在出征之前,他也未雨綢繆地向朝廷上書,提前說明了情況。說閩中新軍,戰鬥力地低下,需要鼓舞士氣。所以他可能會把戰利品分發給旗下戰士雲雲。
這奏章傳達回到鹹陽,一點風浪都沒有掀起。朝廷的領軍大將們,哪一次不是把戰利品私自分法,或者私自扣留點?在外麵打戰辛苦,撈點外快也是正常,朝廷對此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隻不過這都是台麵下的發生的事情。素來是下麵不提,上麵不說。隻有陳勝這種頭一遭領軍出戰的愣頭青不知,才會弄出這種笑話來。
不過據說拿到陳勝奏章的皇帝,看完之後,開懷一笑,自言自語說道:“這小子有意思,小小年紀,就知道做事滴水不漏了。”
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不計較將領們小小僭越是一回事,但是將領們把不把這事情彙報給皇帝知道,這又是一回事了。陳勝此舉雖然看上去有些魯莽,但皇帝心裏的小疙瘩卻是消失無蹤,私底下和尉繚大師私聊之時,對陳勝稱讚有加。
……
閩中郡的大軍突然出現,擊敗了駱威虎,逼退了熊七,同時還把孟黑龍的大軍堵在了對岸。這樣的戰績,足以改變整個嶺南的戰爭局勢。
麵對這樣的失敗,孟黑龍自然不會甘心。為了挽回敗局,他不斷發出信號,讓龜縮不出的熊七出營作戰。但熊七在那夜被李左車的騎兵突擊嚇破了膽子,發信息說之前的戰爭元氣大傷,無力反擊雲雲,還望江北大軍迅速渡河,解救他大營被圍攻的困境。
為了能夠早日挽回敗局,孟黑龍也做了大量安排。
他親自率領殘餘的兩千鐵騎和兩萬步軍,繞道下遊,尋找適當地方渡河,準備給陳勝一個深刻的教訓。與此同時,又三萬人的軍隊,在海豐的率領之下,向梅江上遊地方悄然挺進。準備和孟黑龍形成夾之勢,企圖一舉將這一猖獗的秦軍盡數消滅。
為了掩人耳目。在原來的浮橋遺址上,龍川城裏的工匠們也開始修複浮橋。不過進度甚是緩慢。
對於龍川城的一舉一動,陳勝通過黑水閣,都掌控地一清二楚。也相應地做出了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