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 淩家的支持(2 / 2)

“設宴歡迎,是必須的。而且越大越好。”李左車認真說道:“這事情交給我來籌備即可,大人無需分心,政務要緊。”

陳勝最近確實很忙。整個閩中郡,大大小小的各種軍政大小事,都會上呈到陳勝的手中。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忙乎,閩中各地的大小改造所取得的效果,也讓陳勝甚是欣慰。

自從上次和李左車深入交談一遍之後,陳勝明白在閩中推行變法的瓶頸在於何處。於是他不再強迫推行什伍連坐和鄉裏製度,而是采取了利誘的方式,徐徐圖之。

凡是願意按照秦法改造的村寨,陳勝一律從官田裏拔出部分出來,交給這些村寨耕種,同時免去他們十年的稅賦,就算服徭役,官府也得按照勞動力折算工錢或者累積爵位。爵位這玩意,在閩中郡是個稀缺玩意,隻有前閩越王或者東甌王那些手握重兵的降臣才有封爵的待遇。

尋常民眾,雖然知道從軍立功後可以冊封爵位,但耕農想得到爵位,必須要為國家繳納一定的糧食才能夠獲得一定的微末爵位。但是從來沒有人聽說,隻需要服從秦法,便可以封爵。雖然是微末小爵位。但是在鄉裏之中,有爵位的人和沒有爵位的人,地位和待遇都不一樣的。政策推廣下來之後,在閩中各地反應良好。但是這樣一來,也不是沒有副作用。那就是在陳勝的大手筆下,閩中郡的財政,不單單是赤字那麼簡單,若不是有淩素韻在背後支持,早已經破產,連閩中各級官吏的俸祿都發不起。每每想到這裏,陳勝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感覺好像是在吃淩素韻的軟飯,而且還無恥到帶著一個郡的數十萬人一起肯淩家這個大戶。

從最初的投資二十萬金,最後追加到五十萬金,淩家的家底幾乎被閩中郡這個巨大的吸血蟲榨幹。好在投入也看到了回報的曙光。閩中郡的鹽場、茶山等等暴利行業,都有淩家的份子在。而且淩家還拿到了皇帝在巴郡和黔中郡的鹽巴專賣權。可以想象,不用十年時間,淩家便可在這些專賣上收回成本。隻要大秦長治久安,淩家的榮華富貴就少不了的。最大的收益不僅如此。搭上了陳勝這一條線,等於巴結上了扶蘇公子,淩家在帝國的地位將會變得更加鞏固。遠在鹹陽的淩家家主巴清已經感覺到自己對閩中郡的投入換得了一定的好處。

陳勝是皇帝親自指派的閩中郡守,淩家支持閩中,也就是支持陳勝,直接來說是對皇帝的支持和忠心。對此皇帝下旨對巴清一陣褒獎,之前淩家在購糧案上的負麵影響,自此一掃而空,為了報答淩家對帝國的支持,皇帝在皇宮賜宴巴清,請來鹹陽許多達官貴人,豪門富戶作陪。一時巴蜀淩家,在鹹陽風頭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