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九章 最缺的是時間(1 / 2)

“閩中各地,荒涼野蠻。比起商鞅變法時候的秦國,更為落後。因為秦國在變法之前,已經是一個諸侯國家,變法有擁護的對象。”李左車慢慢說道:“但是閩中卻沒有像秦國的基礎。在不久之前,這裏的越民還是秦國的敵人。推行變法阻力自然會巨大一些。”李左車的話說得很小心。但陳勝依舊能夠聽出了弦外之意。

李左車明顯知道陳勝的意圖。陳勝想在閩中推行秦國律法。想經過一係列的變法,把閩中郡和秦國的差距盡可能地縮小,甚至在某些方麵還能夠有所超越。但閩中郡畢竟不是秦國舊地。陳勝的手段雖然複製一百多年前商鞅變法的手段,可是陳勝卻忽略了最重要一點,也是最根本的一點:民意支持。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飽受山東六國的欺淩。諸侯國會盟之時,各大諸侯國甚至不屑於和秦國一起。加上當時強盛的魏國與秦國為鄰,當時戰無不勝的吳起攻占了秦國大量國土,讓秦國備受蒙羞。

在這種情景之下,秦國受到內外的壓力,生死存亡之際,不變法的下場已經昭顯,所以屬於以必死的決心來推行這麼一次變法。這一次變法,把整個秦國的貴族基本得罪遍。但是卻得到了普通民眾的支持,才早就了秦國強悍的國力。變法雖然成功,但是主持了變法的商鞅,卻最終殉道,死在了秦惠王的手中。

陳勝在閩中所推行的政策,在一百多年前在秦國本土推行的時候,阻力已經是巨大,更何況是在尚未開化過的甌越土著之中?李左車的態度很明顯,陳勝的方法沒有錯,但是卻不符合民情。

“如何能夠減少一些阻力?”陳勝眉頭輕皺,歎了一口氣。

麵對這個問題,李左車猶豫了一會,才慢慢說道:“暫不變法。”這顯然跟陳勝要的答案不符合。不變法,則意味著閩中郡很長一段時間裏麵,依舊是混亂、落後和愚昧。這樣的一個地方,根本不是陳勝想要的。

“不可能。”陳勝沉默一陣,說道:“皇帝需要我給出成績,變法成功與否,這是一個分水嶺。如果我在閩中碌碌無為,那我一切規劃就完了。”陳勝的語氣裏明顯帶有一絲焦躁。

“大人。請聽我說完。”李左車淡然說道:“現不變法,不代表以後不變。如今在閩中各地推行教育識字,效果很好。這本身就是一個變法的過程,潛移默化越民的過程。隻需要一定的時間,那麼這些民眾就會自動融入大秦子民的體係當中。大人,你還年輕,不缺時間。隻要二三十年的時間,閩中郡定然能夠徹底融入大秦。這不世功勳,急不得。”

聞言,陳勝苦笑了一下。好一會,他才應道:“左車兄啊,我最缺的,就是時間啊!”

李左車一呆。陳勝如今才十七八歲的樣子。正是英姿勃發的時期,急功近利是正常的。但是這麼充滿了滄桑的語氣,絕不應該從陳勝的口中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