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 閩中變法(一)(2 / 2)

就算是淩素韻,向家族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淩家的長老們集體反對淩素韻這個大膽而瘋狂的決議。還好族長巴清依舊堅定支持著淩素韻的行為,所以一筆二十萬金的專項資金,很快就會運到閩中郡,一部分是支持陳勝的財政,一部分是淩家在閩中郡商業的投資。除此之外,淩家還采購了大量的農具種子,無償贈送給閩中郡。

淩素韻的舉動,讓陳勝大為感激。擔任了郡守之後,陳勝才知道,這個閩中郡究竟有多窮。原來的東甌王騶無諸和閩越王騶搖,一個驕奢淫逸,揮霍無度,一個窮兵黷武,戰爭頻繁。這兩個家夥都是燒錢的大戶,所以根本就沒有遺留下多少財富。各地官府的財政根本就是虧空的。加上皇帝為了安撫閩中郡的民心,並沒有誅殺騶無諸和騶搖,還保留了他們各自的宮殿財富。陳勝唯一的財富,就是三十萬石糧食。這還是扶蘇和蒙毅從查找到的軍糧之中克扣部分出來給他的。這麼一點東西,根本無法支撐得住閩中郡半年的開支。

所以淩素韻的支持,到了此時格外的重要。但陳勝還是清楚,就算有淩素韻的支持,也是杯水車薪。而淩素韻返回巴郡淩家,也是為了給陳勝爭取更大的支持。

除了郡監韓東清外,閩中郡的其餘重要官員都還沒到。鹹陽到東冶,是一條非常難走的道路,加上某些心態的作祟,李申和贏霍的到來更是遙遙無期。陳勝自然不會等這些家夥到來才開始幹活,自從他被任命為閩中郡郡守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經開始埋頭苦幹了起來。

先是給皇帝寫了奏折。感激涕零了一番皇恩之後,陳勝也闡述了自己的治閩策略,這些策略一部分是他構思出來的,一部分也有扶蘇、蒙毅和淩素韻等人的建議。他也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閩中之地,重農之餘,不能抑商。

陳勝的理由很充分,閩中多是山地,農產不高,無法發揮當地的特色。地方多礦產和茶葉等資源,臨海可以開發鹽業,這些都是可以轉化為帝國巨大財富的資源。這些都是豐富無比的商業資源。

這奏章報上之後,陳勝心中有些忐忑。皇帝在固守秦法律條上可是一個偏執狂,他能聽自己這些大逆不道的話麼?為此陳勝還專門給老師寫了一封密信,讓老師幫忙想辦法。不過想來這關於國家根本的東西,皇帝也未必能夠聽得見老師的意見。

但陳勝卻知道,除非皇帝罷免了他的郡守之職,否則他還是要推行這樣的政策。

在淩素韻離開閩中郡的時候,閩中郡第一批法令也正式頒發了。

第一批法令和秦法並沒有太大的抵觸,實際上這一批法令還是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時候最初的一批法令。時下的閩中郡,實際上和一百多年前還沒有推行商鞅變法時候的秦國有太多的相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