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接近真相 下(1 / 2)

相對於自家的貨物價值來說,出租船隊的利潤就隻能算是雞肋的存在。但是這賈良可不簡單,馬上就拿出了足以讓淩家心動的條件:賈良能夠讓皇帝承認巴郡淩家的地位,合理壟斷巴蜀一帶的朱砂采礦行業!

這個條件就算不讓須眉的巴清都難以淡定下來。雖然近百年來,淩家與朝廷的關係還算不錯,也頻繁向朝廷進貢,但是朝廷卻素來對商人抱有敵意,雖然允許了淩家的商業行為,但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巴清也清楚,皇帝的秉性素來獨裁專斷,說不定哪一天忽然就把淩家滅掉,將淩家的財富納入府庫之中。

也是因為懷有這個憂患意識,所以巴清才每一年都向朝廷大筆進貢,以示臣服。但是如果淩家能夠得到皇帝的認可,並且得到這種壟斷性的冊封,其中意義就難以想象了。那是朝廷的認可,不啻於一方諸侯的存在。那意味著,在帝國存在一天,淩家在朱砂采礦這一個行業上,將不存在任何對手!

與賈良細談之後,巴清也終於確認此事可為,果然不久,皇帝的冊封聖旨就下來,大肆表彰了巴清的貞潔賢良之外,還把巴郡的朱砂礦場賜給了淩家,而作為代價是,淩家每年隻需為皇帝提供朱砂提煉出來的水銀若幹,以作為皇帝修建陵園時候的用具。

得到了實惠之後,巴清自然不可食言,將船隊以極低的價格租給了賈良一年,自己的商品,完全以陸運的形式運輸,這也就是陳勝為什麼會看到淩素韻押送著幾十輛大車趕路的原因。不然以淩家的水運能力,根本就不用如此勞頓。

雖然如此,具有敏銳政治嗅覺的巴清還是意識到了發生這樣的好事未必對淩家有利,於是不顧家族反對,向朝廷捐贈了近半的財富,擴充了朝廷的府庫。

對於淩素韻所講述的內容,陳勝有些驚愕。他從淩素韻的描述裏麵,可以確定那賈良就是張良的化名。

不過他卻想不通,就憑張良這個“現行反革命分子”,鐵心將反秦大業進行到底的死硬派,他怎麼有力量促使皇帝做出這種行為。

思索了一下,他就忽然想起了之前所揣摩的一切。這事情具體應該和張良沒有什麼關係。知道這一切的應該是朝廷那位神秘的人物,剛才所看到那個胖男的主子。

此人精通政局走向,又深諳皇帝心思,甚至還對巴清的心思都揣摩得非常透徹,張良不過是一個具體的執行者而已。

想來皇帝冊封巴清的事情,此人已經提前得知,才會讓張良來鑽這個空子,而淩家獻金,相信此人也在背後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想到這人的手段,陳勝心裏就一陣凜然。不過同時陳勝卻覺得此人腦子有些短路,典型的眼高手低;類型的人物。這家夥雖然設計了一個環環相扣的圈套,最終卻隻是想大掙一筆,發一筆戰爭橫財,可是卻與虎謀皮,搭上張良這貨,以張良這廝陰險的性格,那一批糧食落在他手中,也就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