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後來(2)(1 / 3)

銘基

地球上有那麼幾個地方就像鴉片一樣,讓我們總是想一去再去:巴黎、印度、西藏。

十五個月在路上的時光的確是多姿多彩,可我們還是惦記著那片地方。雖然在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和印度的達姆薩拉可以找到一點相似之處,可是不一樣就是不一樣。那裏的天空、陽光、山脈、湖泊、宗教和人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就連呼吸一口稀薄的空氣的感覺也讓人記憶猶新,在回憶中,就連高原反應也變成美好的了。

我們決定以西藏作為我們間隔年的終點站。就像九年前第一次進藏一樣,回到生活的正軌以前總是會隨性而為,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我總是在想,如果傳說中瑪雅人的世界末日是真的,那麼在這一天發生以前我要和真把臂同遊阿裏的神山、聖湖、古格王朝,看藏羚羊和曬大佛,再去看看拉薩的大昭寺。2012年8月13日,我和真再次踏足我們九年前相遇的地方。

第三次進藏,難免會和上兩次的經曆作比較。上兩次進藏的經曆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很美好的,所以這一次進藏也會有所期待。在拉薩老城區我們確實看到一些讓人覺得心痛的變化,譬如遊客太多,打車太難,安檢太嚴,寺廟裏僧侶太少,街上“便民服務站”太多等等,但可能是隨著年歲的增長又或者是十五個月在路上的閱曆,整個人變得比以前寬容,所以我也沒有覺得失望。或許痛苦的根源不在事物的本身,而是我們看待事物的心態。不知道如果佛祖釋迦牟尼來到現今的拉薩,是否也有同樣的感慨。

留言板

這一次為了拚車去阿裏旅行,不得不去各大青年旅舍的留言板查看拚車信息。我們當年也是因為拚車的緣分而走到一起,那時候的網絡沒有現在發達,不像現在可以在出行前就先在網上論壇約好旅伴,並且提前把車定好。當時拚車的機會大多是通過在拉薩的三大旅舍(亞賓館、吉日、八朗學)認識新朋友來進行的。這一次我們來到如今拉薩人氣最旺的平措青年旅社,一進去已經被那兩塊大大的留言板完全吸引住。八月份是拉薩全年最繁忙的旅遊旺季,所以這個時候留言板上已經貼滿了告示,有些地方甚至已經被重複貼上了好幾層。我們一直在尋找“拚車”、“阿裏”、“南線”等幾個關鍵字,可是最先吸引眼球的卻是其中一張告示裏出現的“激情代排”四個字。

“激情代排?”我們異口同聲,麵麵相覷。

細看下來,原來全文是“胖妹妹們激情代排布宮門票”。啊,原來隻是收錢代人排隊購買布達拉宮的門票……再看其他告示,不乏更直接更開放的:

“萌妹子尋伴……”

“單身男子徒步xxx地區,誠邀一美女作伴,住宿不用擔心,本人有帳篷一頂……”(聽起來很像是別有用心……)

“……求被帥哥美女。”

“……指定80,90後帥哥美女,夫妻勿擾……”(已婚人士被赤裸裸地歧視了……)見識了現在年輕人勇於直接表達的程度,我真的覺得我和傅真當年的交往過程實在是太太太緩慢、太太太含蓄了。我相信《藏地白皮書》的故事如果是發生在現在的話,原來已經不多的內容應該還可以再減掉四分之三。

最後,我們把不帶任何修飾的很“老土過時”的拚車訊息貼到留言板上。結果是可以預想到的:告示貼了四天都沒有人來電查詢,直到第五天發現告示已經不知所蹤。

兩本書的約會

還記得那個教我如果寫信的時候想不到寫什麼,就先從“你好嗎?”開始的,八朗學301的室友——香港同胞阿明(也就是黃半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