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禦書房述冤(3 / 3)

“皇上,咱們先不說當年青峰家祖父被斬之事。就說家父,當年家祖父出事後,皇上即使知道家父逃逸在外,派人追捕,可有下就地格殺這令?”

“沒有。”李隆基回想著,當初耿沛傑一案,殊殺耿氏滿門,是有人上奏耿氏一族有人逃掉了。當時他還令人把逃逸之人追捕回來。不過,後來正好遇到孫佺等為突厥默啜所殺,時局不安,邊防不穩,便也沒有再行過問此事。後來,也沒有人向他回報這些,便漸漸淡忘了。要不是耿青峰提及,他還真不記得這事兒。當然,這後來的事兒也算是他的疏忽,要不然怎麼可能讓耿家還有人逃逸致今。

“那麼,青峰請皇上為耿家作主,翻查此案,還耿家一個清白。”耿青峰說著,還不由得自動的對李隆基磕頭請求著。

“青峰這是何意?”翻查?這陳年往事,差不多過了快二十年,如何翻查?李隆基頭疼的看著耿青峰那不斷與地麵親吻額頭,無力的說著。

“皇上,當年家父外逃之後,一路上不斷有人欲斬殺我父。青峰推測,家祖父肯定掌握了什麼,才會遭此劫難。家祖父被斬後,他們沒找到東西,便以為在家父手中,便想對家父斬草除根。”耿青峰說著昨日對武重規所說的推測,向李隆基請求著。“青峰懇請皇上翻查此案,給家祖一個清白,也給青峰與家父一個自由之身。”

“唉!”李隆基重重的歎了一口氣,對著一旁的武重規問道:“高平王,你之前可知此事?說說你的看法。”

“皇上,青峰所言也不無道由。微臣雖未與耿大人有所接觸,但聽聞耿大人此人一向處事公道,剛正不阿。應該不會與人勾結,意圖謀反。而且,我大唐律令,欽犯逃逸,也要抓捕歸案後,由皇上下旨才能斬殺。而據剛剛青峰所言,耿大人之子在逃亡途中,有人卻不斷的對其斬殺。若真是這樣,那這件事應該就另有別情了。”

這武重規還真TMD的聰明,絕口不提事先已知道這事。隻說據剛才自己所說,還真是隻老狐狸。

“力士,你說呢?”

“回皇上,奴才也認為高平王所言極是。”高力士對耿青峰一直心存好感,是以在李隆基問話的時候,也有意維護的說著。

“唔。”李隆基想了想。“但這件事發生至今也有好些年頭,要從頭徹查的話,怕是不異。”當然,李隆基也不是什麼昏君。雖說剛才耿青峰道出這事兒的時候,是有些憤怒,但細想一下剛才他所說的話,如果是真的,怕是這朝中確實有人在興風作浪。但目前國家安穩,百姓安居,如果真要動起來,怕是民心不穩。再說水至清無魚,人至清則無徒。這事雖十分重大,但也隻能秘密查探。

武重規這隻老狐狸,看到皇帝的臉色,隱約猜到些皇上的想法。是以,他開口請奏到:“皇上,微臣願秘密查探此事。不過,青峰這裏……”

“青峰,你起來吧!”李隆基對耿青峰揮了揮手,讓他站起來。

“謝皇上。”耿青峰早就想起來了,要不是為了表現得逼真點讓皇帝翻案,他才不會傻傻的用自己的額頭去碰那堅硬的殿石。

“這事朕暫時不予追究,交由高平王徹查。”李隆基說著,神情一肅。“但是,若日後查來爾有半點虛言,一定嚴懲不怠。”

“是,青峰謹遵皇上旨意。”呼,耿青峰小心肝撲通撲通直跳。還好這皇帝老兒還算明理,沒砍掉他的腦袋。要不然,還真是賠了。

“嗯。那個……水晶器皿的事情怎麼說了?”李隆基想著耿青峰今日入宮的另一件事,開口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