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打劫(四)(1 / 2)

看到那群人莫名其妙的走了,雷逸他們都感到有些奇怪,特別是劉叔,當年跟著武重規南征北戰的,也去繳過匪,但沒有像這侯爺這樣,莫名其妙的就把人退了的。而趙新和莫林看著他,那崇拜的眼光如閃耀的星星般。

“好了,我們走吧!”耿青峰不理會他們那異樣的眼光,重新坐上馬車,大叫著讓他們繼續趕路。

眾人回過神來,見他不願意多說,也就沒有去問。隻是吆喝著向前而行。耿明瀚和耿婧涵看著大人那樣子,想著剛才那凶狠的土匪,一下子大叫起來:“大哥好厲害。”

聽著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雷逸無語的笑了起來。“難道雷大哥就不厲害嗎?雷大哥可有用眼睛去瞪他們喲!”

結果當然是兩個孩子十分鄙視的看了他一眼,耿婧涵才不賣他的帳說:“你用眼睛瞪他們有什麼用,又沒把他們瞪跑,他們可是我大哥趕跑的。”

一句話,把雷逸哽著差點掉下馬。 他不是沒什麼用好不好,隻不過沒有來得及出手,那些土匪就給耿青峰趕跑了。不過說真的,他還真有點好奇,耿青峰到底給那個帶頭的說了什麼,讓他們這麼快就閃人了。現在他不願意說沒關係,等到了自己的地方,再慢慢的問他。

“好,好,好。雷大哥沒用,比不過你大哥好了吧!”雷逸當然不可能和兩個小的計較,而且這兩個小祖宗現在可很得耿青峰的喜歡,自己可得罪不起,隻得賠笑著。“我們加快一點吧。前麵的小鎮過去,再趕上半天就可以到杭州了。這天也不知道還會不會下雨,路上也不知道還會不會出現這種人,我們趕緊到目的地才行,自己的地盤總比外麵要好一些。”

在馬車裏,耿青峰聽到耿婧涵的恭維也有點得意。後麵聽雷逸這樣一說,也覺得是個理,便吩咐著劉叔趕快點。

一路上,雖然寒風撲麵,但也沒有再如昨日那樣大雨傾盆了。路過小鎮的時候,兩個孩子也沒有其他小孩那樣東張西望的尋找新奇,隻是讓他們停下來,回到了馬車內跟耿青峰一起而已。劉叔趁機買了一些食物和水放在車上,怕一會兒趕路誤了時辰,可以先將就一下。

開始因為怕顛簸讓小家夥吃不消,即使行得快點也隻不過比散步稍稍快上幾分而已。在兩個小家夥進了馬車後,雷逸和趙新明顯的鬆了一口氣。兩個大男人也沒帶過小孩,這兩日小家夥想騎馬,他們也就硬著頭皮帶著他們。一會兒快怕顛著他們了,一會兒又怕他們沒抓緊摔下去了,弄得兩個人的神經都緊繃著。這時小家夥要回馬車上去,他們可是求之不得。

少了兩個小的在馬背上,他們的速度明顯的快了起來。隻聽見馬蹄那綿綿不斷的“啼嗒”聲,在馬車的搖晃中,死趕活趕的終於讓他們趕到了杭州。

杭州,也是江浙一帶有名的富裕地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讚美。元朝時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讚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裏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裏,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誌》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朝時,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複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州城的範圍也隨之擴大,由原來的城南沿江一帶發展到今天的武林門一帶。由於運河的溝通,杭州成為貨物集散地,社會經濟日趨繁榮,人口也逐漸增加,唐貞觀(627~649年)中,已有15萬餘人;到開元(713~741年)中發展到58萬人,此時的杭州,已與廣州、揚州並列,為我國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慶二年(822年),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又繼李泌之後重修六井。從這時起,西湖之名益彰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