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午時的時候,王敬和林士昊便回來了,跟在他們後麵的還有一位白胡子老頭。本來白胡子老頭倒沒什麼,不過耿青峰看他的第二眼便覺得他十分的精明。雖然這老頭穿著上十分簡樸,也就是一般的粗布青衫,但他那雙眼睛炯炯有神,看了仿佛掉進一灣清水裏,讓人無處躲藏。
“少爺。”有外人在,林士昊恭敬的在耿青峰麵前行了一禮,才慢慢開口說道:“你吩咐的事情我已經打聽到了。那座山頭是座荒山,因地處偏僻沒人願要,是以一直空著。衙門的師爺說,如果少爺要買的話,可以免掉三年賦稅。”
“嗯。”耿青峰拿著茶碗,輕輕的撥弄著碗蓋。他對農事並不在行。如果真把那塊荒地買下來的話,除了弄石墨以外,還要想辦法種點啥。不能讓那塊地就這樣空著。“對了,這位老先生是……?”雖然想著事情,但他也沒有忽略一旁的那位白胡子老頭。
“老朽程奕晟。”這老頭的話倒也簡短,但是除了姓名,其他的便沒有再說。
“少爺,這位是士昊的恩師。”林士昊知道自個恩師的脾氣,見耿青峰開口詢問,也跟著向他解釋著。“少爺昨日提起要為二少爺請先生教導,士昊便想起恩師。今日出門辦事,正好去恩師府上走了一趟。”
林士昊這管家倒也盡職,昨日他不是提了一句,想不到他竟然就記得,還把自己的授業恩師給請來了。能教出像林士昊這般才幹的人,必不是泛泛之輩。而且剛才那短暫的打量,讓耿青峰對這老頭也有些感興趣。
“哦,你不說我還差點忘了這事。王敬,麻煩你幫我請二少爺過來一下。”吩咐著王敬去找耿明瀚,他自己則先找人家聊了起來。“老先生請坐。”待看到程奕晟坐下後,“老先生,我弟弟如今也八歲多了,之前也不曾上過學堂,大字不識一個,不知先生是否還願意留下來教授?”
古代的啟蒙教育十分早,一般孩童四五歲開始,就開始背育《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什麼的。古人教育子弟 ,非常強調背誦的功夫 ,希望兒童通過反複的背誦達到學習的目的。而且,這個時候並不如千年以後那樣,有什麼漢語拚單這類的,全靠老師反複教習,孩童死記硬背。耿明瀚現在這個年紀才開始啟蒙,算是很晚的了。一般的先生,很多都不願意教。是以,耿青峰便先開口詢問著。
“這個在來的路上,士昊已對老朽說過了。”其實在拜訪他的時候,林士昊說得十分詳細,包括兩個小孩的身世。本來,為師者就是為傳道授業,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也是教。他在欽佩耿青峰作為的同時,也想跟來看看兩個小孩的資質。年紀大一點沒關係,關鍵是肯用心去學。
“如此,便請先生先在此等待一會兒,小弟馬上就來。”想著之前自己教兩個小家夥寫字時,他們那認真的勁,讓耿青峰萬分感概。不過,這個姓程的先生話也太少了吧,想砸巴幾句都沒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