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崇寧四年,皇帝命手下大將李克來到了西荒之地~金劍屯兵駐守,守護邊關要塞!
李克在此期間為防止敵國軍隊的大舉進攻,命人開始在這不毛之地上修成築牆,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崇寧七年秋,金劍已從原來的不毛之地變成了重要的邊關要塞——寧河縣!人數也從原來的幾萬人劇增道四十多萬!
此後,李克又命人在寧河縣以南小峽穀中開山修廟,修建寺廟!修建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曆史幾百餘年,到了後來明成化年間,修建佛寺到了鼎盛時期,玉皇閣,菩薩大殿,二殿,三殿等圍繞這幾處又修建了無數佛寺!規模何其龐大啊!每日朝拜上香之人多大萬人!
明嘉靖十年,和政驛大都督趙讚命手下畫匠數十人用時兩年半,畫出了《寧河八景圖》,以及寫出有名的《寧河八景行文》,此後數十年,後人不斷的修建再修建,寧河八景以成為家喻戶曉的拜佛聖地!尤其以八景之首的鬆名岩最為盛傳!
鬆鳴岩、滴珠山、南陽山、鐵溝、寺溝、柳梅灘、三岔溝、湫池溝這八個地方就是寧河八景,不過都已經消失了,我所知道的也是從《鬆名岩行文》中了解到的!
鬆鳴岩因每當風起,鬆濤大作,奔騰砰訇,如戰鼓擂擂、似馬奔騰而得名。杜鳴岩有三座並峙的山峰,為南天台,西方頂、獨崗嶺,峰形奇特、芙蓉俊貌,宛如三位瀟灑飄逸的仙女,聳立在群山峻嶺之中,是曆代殿宇樓閣,亭榭飛橋薈集之地。早在元代,就有人在此鑿洞塑佛,修廟建寺,修行隱居,明代規模最大,為古河州八景之首。吸引四方遊客,絡繹不絕、幕名觀光。
世事難料,民國八年,和政遭遇了曆史罕見的大地震,傷亡不計其數,又下了好多天的大雨,那泥石流讓人膽戰心驚,許多人被奪去了生命,參天大樹被攔腰折斷!
半個月後,當人們放眼望去的時候,那裏還有什麼站著的樹木了,都是殘留下來的半人多高的樹杈了,其他什麼都沒有了!
唉!鬆名岩就這樣沒了!眼睜睜的就消失了!人們找了幾十年了,可始終就是找不見了,到最後慢慢的寧河八景都神秘的消失了!許多年後,最後取代它的是一片片神秘的森林!
我靜靜的聽著爺爺所說的一切,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可思議,我甚至懷疑這是爺爺在跟我講神話故事,可是,我知道這不是神話故事,這是真實存在過的!
因為,我手裏拿著的就是爺爺口中所說的《寧河八景行文》,隻不過我手裏僅有第一卷,也就是八景之首的《鬆名岩行文》,其他的七卷爺爺說他也不知道在哪裏!
這一卷行文我也是在一次走幫的時候無意中得到的,隻覺得這上麵寫的好像很真實,跟真的一樣,所以當那次走幫結束後我就帶著你表爺爺去和政了,結果你猜怎麼著?我們還真到古時候所說的金劍城,也就是現在的和政縣城了,可是我們打聽了半個月就是打聽不到這八景之首的鬆名岩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