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不要滿足是向上的車輪(1 / 3)

不斷進取才會不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以同盟國的勝利、法西斯的失敗而告終。英國首相丘吉爾是同盟國的三大巨頭之一,二戰期間,他率領大英帝國的船隊繞過了戰爭的暗礁,避免了英倫三島淪陷的命運,可謂戰功赫赫。

然而,在戰後的首次大選中,丘吉爾卻被選民趕下了台。

當時,有記者采訪丘吉爾,說:“你在二戰中戰功卓著,卻在戰後失去了首相寶座,這是否意味著英國人忘恩負義?”

丘吉爾肯定地點了點頭,說:“是的。”但他接著話鋒一轉,“但是,隻有忘恩負義的民族,才是有出息的民族。”

此後,丘吉爾既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自我陶醉,而是厲兵秣馬,摩拳擦掌,以備再戰。

結果,丘吉爾在後來的競選中又奪回了首相寶座,並成為英國一代賢相。

星星點燈:沉湎於過去的回憶,是老人的專利。人,隻有生理上的老人,而沒有心理上的老人。進取可以保持旺盛的鬥誌,拒絕衰老的侵襲,使人永遠不老。

做得更好

一個年輕人在一座離村子挺遠的土窯前,看見一位近年才開始學習燒製瓦罐器皿的老人。老人正掄著鐵棍把一大溜剛剛出窯的形狀各異、大大小小的瓦罐全部打碎。

年輕人不解地走上前去,問老人為何將它們全都打碎了。

老人說:“火候沒掌握好,都有點兒小毛病。”

年輕人惋惜地說:“可是你已經花費了許多心血啊!”

老人長籲了一口氣道:“那不假,可我相信下一爐會燒得更好一些。”老人堅定的口氣裏,透著十二分的自信。

老人又坐在那兒,再次從頭開始,認真地、一點一點地做起泥坯。他那堅決推倒重來、成功在握的從容自若,深深地打動了年輕人。是啊,即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沒有關係,隻要心頭執著的信心不被打碎,他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滿意的瓦罐。

星星點燈: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種種失敗。然而這時,誰能咬緊牙關,告訴自己:我還有一樣最可寶貴的東西——不肯折彎的信心,並且緊緊地握住它,誰就會在艱難中平添一股勇氣,一股無所畏懼的力量,就會覺得腳還踏在土地上,血還是熱的,路還沒有完全斷絕,闖下去,拚下去,用不肯投降的雙手打出的,一定會是一方令自己都無比驚訝的新天地。

腳下的路自己走

曾經聽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說的是,一場大雪過後,一位年輕的父親帶著年幼的孩子行在路上。

雪地上不知誰已經掃出一條窄窄的沒有雪的路,很多人都規矩地沿著這條路緩緩走過。當這父子倆也走在這路上時,兒子卻很調皮地走到了雪地裏去。父親看見了便嗬斥道:“快回來,別人沒走過的路有危險,摔倒了怎麼辦?”小孩卻用稚嫩的聲音回答:“爸爸,你看,我並沒有摔倒,還踩出一條自己的路呢!”父親一看,果然,兒子身後留下了一串小小的腳印。而自己的身後,卻依然是那條別人走過的路,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星星點燈:人生之路,也是這樣。如果你沿著別人走過的路或是已經準備好的路走,可能會平安,沒有什麼風險,也不會有太多的曲折坎坷。但是,如果你選擇了這條路,就選擇了平庸的人生。如果你選擇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即使旅途沒有多少輝煌的成績,但那份開創的驕傲將伴你一生!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日本獅王牙刷公司職員加藤信三,每天一清早就起床,感覺睡眠不足但是為了趕著上班,他閉著眼睛也得匆匆忙忙地洗臉、刷牙。有一天,刷牙時牙齦出血了,他感到萬分不快,不禁大罵道:“真是混蛋……”

加藤並沒有向不快屈服,有一股力量促使他去設法解決這種不快。他想到了很多解決牙齦出血的方法:

(1)牙刷改用柔軟的毛;

(2)使用前把牙刷泡在溫水裏,讓它變得柔軟一些;

(3)多用一點牙膏。

後來他又想到,牙刷毛的頂端是不是像針一樣尖呢?他使用放大鏡查看,知道毛頂端與他意料的相反,是四角形的,於是加藤就再進一步動腦筋,把牙刷毛的頂端磨成圓形,那麼用起來一定不會再出血了。

加藤把不滿變成一項很有價值的創意。經過試驗後十分理想,於是他就把他的新創意向公司提出來。公司欣然采用,將牙刷頂端全部改成圓形。改善後,獅王牌的牙刷銷路極佳,不僅在眾多牙刷中最暢銷,而且經久不衰,這二三年來,每年都占日本牙刷銷售量的30%到40%。

當時加藤也得到很多報酬,由一個小職員一躍而成為科長,經過十餘年,現在,他已升為董事長了。

星星點燈:把不滿提升為一股熱情,想出創意來解決令人感到不滿意的事務。任何人都有不平的時候,推崇控製情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滿已是我們的活力源泉,是發展與發明的原動力。

成功者相信汗水

有一個青年畫家,由於功夫不夠,生性草率,畫出來的畫總是很難賣出去。他看到大畫家阿道夫·門采爾的畫很受歡迎,便登門求教。

“我畫一幅畫往往隻用一天不到的時間,可為什麼賣掉它卻要等上整整一年?”

門采爾沉思了一下,對他說:“請倒過來試試。”

青年人不解地問:“倒過來?”

門采爾說:“對,倒過來!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畫,那麼,隻要一天工夫就能賣掉它。”

“一年才畫一幅,這有多慢呀!”青年畫家驚訝地叫出聲來。

門采爾嚴肅地說:“對,創作是艱辛的勞動,沒有捷徑可走的,試試吧,年輕人!”

青年畫家接受了門采爾的忠告,回去以後,苦練基本功,深入搜集材料,周密構想,用了近一年的工夫畫了一幅畫,果然不到一天就賣掉了。

星星點燈:春播秋收是大自然的規律,也是因果的表象。質的飛躍來自於量的積累。成功不是投機主義者,它隻青睞於人們的勤勞與汗水。

在成功叩門時,你的門準備好了嗎?

樂觀向上不認輸

有這樣一則寓言:

兩隻青蛙在覓食中,不小心掉進了路邊一隻牛奶罐裏,牛奶罐裏還有為數不多的牛奶,但是足以讓青蛙們體驗到什麼叫滅頂之災。

一隻青蛙想:完了,全完了,這麼高的一隻牛奶罐啊,我是永遠也出不去了。於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

另一隻青蛙在看見同伴沉沒於牛奶中時,並沒有一任自己沮喪,放棄。而是不斷告誡自己:“上帝給了我堅強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夠跳出去。”它每時每刻都在鼓起勇氣,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生命的力量與美展現在它每一次搏擊與奮鬥裏。

不知過了多久,它突然發現腳下粘稠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原來,它的反複踐踏和跳動,已經把液狀的牛奶變成了一塊奶酪!不懈地奮鬥和掙紮終於換來了自由的那一刻。它從牛奶罐裏輕盈地跳了出來,重新回到綠色的池塘裏,而那一隻沉沒的青蛙就留在了那塊奶酪裏,它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有機會逃離險境。

星星點燈:人也是一樣的,在挫折、恐嚇麵前一旦渙散意誌,便會很快地並且永遠地沉淪下去。真的勇士,應該像那隻青蛙一樣,相信自己的意誌和能力。如果被打趴下了,就再站起來,再被打趴下,再站起來,隻要還有站起來的能力和力量,即便最後是失敗,也是輸了的英雄!

懈怠等於死亡

兩軍交戰,雙方先頭部隊的指揮官,同時接到上方指示,奪取一個荒廢已久,卻具有戰略價值的碉堡。

軍機刻不容緩,兩軍指揮官立即命令開拔,以超越急行軍的速度,趕赴目的地。他們與碉堡的距離相同,他們的部隊也同樣疲憊。沉重的背包、沉重的武器、沉重的心情與沉重的眼皮,這一切都告訴他們:不可能會以指揮官所命令的速度前進。

甲軍指揮官下令:每次停下來休息,隻準十分鍾,到時間立即前進。

乙軍指揮官下令:衝到底,一分鍾也不許休息!除了水壺和武器,其他一律扔掉,甚至連幹糧也不許帶。

甲軍出發時有300人,到達碉堡隻剩200人。

乙軍出發時也是300人,到達時隻剩100人。

但是一陣槍響之後,包括指揮官在內,甲軍全死在了碉堡附近。

原因很簡單:乙軍早到了十分鍾,先架好了機槍等著。甲軍到達時,確實有200人之多,但200人全部陣亡。

星星點燈:乙軍確實隻到了100人,但那100人卻活了,因為先占據了戰略要地,而獲得了進一步的勝利。

永遠不要對自己說:“不要緊,別人不可能更下工夫。”

人生的戰場上,不要覺得自己已經拚了命。更不要怨環境對你的要求過高。而應當時刻告訴自己,對手可能會更拚命,而別人麵臨的環境可能要求得更苛刻。

否則,在你自以為拚了命之後,還是可能落得慘敗,甚至一敗塗地。

你沒有借口

美國職業籃球協會(NBA)1994年至1995年賽季的最佳新秀傑森·基德說,他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是他父母。父母教誨他勤奮、耐心等種種美德,這種話聽來可能像陳詞濫調,基德卻似乎真能按照這些教誨身體力行。

“小時候,父親常常帶我去打保齡球。我打得不好,總是找借口解釋自己為什麼打不好。我父親說:‘別再找借口了。你保齡球打得不好,是因為你不練習。’他說得對,現在我一發現缺點便努力改正,決不找借口搪塞。”

達拉斯小牛隊每次練完球,人們仍會看到有個球員在球場內奔跑不輟一小時,一再練習投籃,那就是傑森·基德,他是不找借口的。

星星點燈: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實現願望的,哪怕是盡了全力,仍會遇到失敗的打擊。

這不符合邏輯,卻是生活的規律。生活中沒有心想事成,生活中隻有百折不撓。成功是一種心態,它不關心失敗的原因,它隻承認成功的過程和結果。

過分強調對失敗的解釋,往往就是你最終失敗的原因。

投入什麼,就收獲什麼

山高高的,抬頭望不到頂,山中一條小路彎彎曲曲,兩邊都是挺拔的大樹,一人張開雙臂圍不過來。看那樹幹上的紋,每棵樹的年齡都比我大。那年我28歲,遇到在當時忍受不了的痛苦,獨身一人向叢林走去。我奮力爬上一個山峰,以為到了山頂,可是站在峰頂看到的是前方更高的山峰,又爬一峰,仍然不是山頂。我站在峰頂上,望著前方,大口喘氣。回身一望,隻見山巒起伏,遠處聳立的樓房像山腳下的片片稻田,匍匐在我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