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林媛早早就離開了大理國都。
這回林媛組織的大部隊人越來越多了,父王還將阿紫和鍾靈兩個妹妹交付給她,另外派了兩個內侍,這二人在大理國都的護衛中還算是有點小名氣,分別是鎮南王護衛的“左董”董疏渂和“右薑”薑師鈞,他們在鎮南王府護衛軍中實力堪當鎮南王的左膀右臂,再加上隨同的黃蓉和郭靖之,隊伍中已有七人了。
自從成為了小郡主,身份就是不一樣,在大理境內和董疏渂、薑師鈞這兩個護衛每過一個縣城,他們二人就率先趕進城中通報縣官和城守,鬧得整個縣城裏沸沸揚揚的,四處傳聞大理國郡主出遊的消息。
在途經過一兩個縣城後,林媛忍不住數落了一番這兩個護衛,她可不想出行遊玩搞個眾人皆知,可是兩個護衛很實在,他們說若是讓人知道她們是大理國最尊貴的郡主,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就連出行外邦也會被他國將領使者們尊崇保護,說來也是,自從散播她們是大理國的郡主之後,她們還真從未遇到過什麼山賊惡霸。
可是這樣貌似也沒有什麼意思,在林媛說出她們要微服私訪的情況後,而不是攪的江湖上人人皆知的情況下,這兩個護衛才終於停止了他們四處通報的大嘴巴,這樣到處通報雖說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危險,若是以後段譽若有時間出國找自己的話,她的行徑路線很容易暴露好不好。
雖然這樣可以避免一些小麻煩,但是經過他們大肆的宣揚,林媛也發覺大理國境內來了不少江湖上名俊和豪傑,不僅想要目睹大理千金郡主的風采,更是希望能因此抱得美人歸,順便成為大理國鎮南王府的千金駙馬。
林媛可是受夠了這種高調的出行,一旦進入城鎮內就有大量慕名而來的風流才子以火熱目光逢迎她們,阿紫似乎很享受這種感覺,鍾靈則是對路人的眼光滿不在乎,偏偏林媛覺得不是滋味,總感覺她被這些人看得一陣陣渾身發毛,為了避免這種高調的出場方式,她特別囑咐了兩個護衛做人要低調。
低調的出行,這才有了點江湖的味道,也開始有些圖謀不軌的賊人打劫了,不過這兩個護衛腦子還是不開竅,一度以“郡主出行”的言論將這些惡賊嚇跑,然後感覺沒什麼卵用,反正她們的名聲都傳遍了江湖,基本是聰明人都能一眼看出來她們就是大理國的小郡主。
還真沒有哪個幫會、賊子敢跟大理國的鎮南王府作對,一國之力那可不是開玩笑的,動輒就是以千百人馬的軍隊出剿,真正和訓練有素軍隊們拚戰起來,江湖上的小幫小派不過是一盤散沙而已,就連名滿江湖的大門派也不過是幾個宗師級的上乘高手,還難以做到以幾人實力去阻擋千軍萬馬的能耐。
在大理境內舉步維艱的出行了五天,由於名滿江湖的熱鬧下,導致林媛整個隊伍行進的速度下降,這五天慢行速度竟然還沒走到大理國的邊疆城市,於是乎,林媛決定要好好調教一下這兩個護衛,不能讓他們繼續我行我素下去了,由於是父王命令他們守護郡主出行,他們也隻是一直為履行任務遵旨行動,下意識認為以郡主的安全為第一要素,就忽視了郡主她們的感受。
於是乎,在絳雲露山附近,林媛決定下馬和這兩個膽大行事的護衛好好切磋切磋,這絳雲露山終年積雪,也算是一座大雪山,她們雖沒有上山頂去玩耍,在周邊的城市她們也感覺到了這裏的天氣微涼,相對填了些衣物用來保暖。
“董護衛,薑護衛,你們隨同我這郡主在外出行,卻是分毫命令不聽,每天行事都是我行我素的,在鎮南王府還表現好好的,你們這是出了國都後都打算造反上天了?若你們膽子大點是不是還敢做我們的駙馬爺了?”
這一下了馬,林媛的嘴就如同是吃了槍藥一般,對著這兩個護衛就是一通數落,說的這兩個護衛都是滿頭大汗,一時間還真不敢頂嘴回話,生怕惹怒了這小祖宗,到時候回大理國的時候在鎮南王耳邊說些什麼難聽的話,到時候他們兩個可吃不了兜著走。
“屬下不敢,屬下隻是為了各位郡主的安全著想,還請郡主莫怪……”
聽了他們二人不約而同的出聲辯解,林媛就心下惱怒,“一個個都給你們臉了,連我這個郡主都不放在眼裏,來,來,來,你們本事大是吧,有種就跟我過幾招,我看你們的實力能怎麼樣!”
董疏渂擅使刀法,林媛就伸手抽出腰間的紫樞,以狂風刀法作勢就要朝他劈去,這一動手董疏渂就知道他們一直小瞧了這位林郡主,她動手就是狂風刀法中的“狂風卷礫式”,這幾招的刀法是以極快的刀速在人的周身疾舞,也算的上是“飛沙走石十三式”中精妙的刀法,這一手繚亂的刀法中暗藏殺機,想要破這路刀法唯有比她的刀更快,不然還真是危險重重。
這董疏渂一時被林媛打的有些狼狽,說來也不是他的武功不行,而是他擅使重刀係的金環大刀,刀重有五六十斤,刀法也是以大開大合的刀法為主,碰上林媛這路快刀,有些被其反製,他隻能動手旋轉大刀,盡量以刀上蘊含的剛勁將林媛逼退,見這董疏渂動用刀上剛勁來震懾自己,林媛毫不示弱,刀上虛勁叮叮當當的敲擊在了董疏渂的大刀上。
不得不說,董疏渂的刀法很穩也很準,他以寬闊的刀麵簡單防禦,將林媛攻來的刀上虛勁全部給抵擋住了,這大刀的剛勁比起虛勁更加混橫剛猛,比起林媛那虛無縹緲的虛勁,根本難以攻破他的防禦,林媛知道,董疏渂根本就不敢去動刀攻擊自己,生怕出手過重打傷了林媛,畢竟以剛勁的重刀對敵,還沒有多少人能抵擋的住一擊,這剛勁用的好還有隔山打牛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