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原創文學作品著作權的侵權與保護
綜合管理
作者:王子瑤
摘要:隨著近年來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文學興起。大量的網絡原創作品在網上發表。與傳統原創文學作品比起來,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具有傳播迅速、傳播範圍廣等新的特點,這些特點一方麵加速了網絡原創文學作品的崛起,另一方麵也導致了許多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網絡原創文學作品著作權的保護問題。基於網絡開放性強、信息量大的特點,網絡原創文學作品的保護存在著各種障礙。因此,我國更應該建立完善的網絡原創文學作品著作權的保護體係,讓其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能得到有效維護。
關鍵詞:網絡 原創 開放性 著作權 維權障礙 保護體係
近年來,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我國網民數量不斷增加。人們在互聯網上采取各種娛樂方式不斷滿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要。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娛樂方式就是寫作或閱讀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因為這些文學作品具有多樣性、內容豐富等特點,所以受到不同讀者人群的喜愛。加上網絡平台對原創文學作品的發表要求很低,發表平台廣闊,所以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就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但是,在這樣迅速地崛起中,也不能忽略其背後的著作權保護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所謂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就是指廣大文學愛好者在互聯網上初次發表的文學作品。這種文學作品不同於將業已存在的文學作品數字化,具有首發性的特點。網絡原創文學作品與傳統原創文學作品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這也是網絡原創文學作品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首先,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傳播速度很快,傳播範圍廣闊。由於網絡世界對參與人的資格幾乎不存在任何限製,所以人人都可以參與到網絡世界中來,這也就造成了網絡世界的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而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借助互聯網這一開放性極高的媒介來進行傳播,極大地擴大了文學作品的受眾範圍,加快了傳播速度,人們可以在短時間內閱讀到大量文學作品。
其次,網絡原創文學作品離不開網絡這一平台。這也是其區別於傳統文學作品的最大之處,傳統文學作品往往初次誕生於紙張或者其他的實體材料上,而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則誕生於電腦,主要是虛擬存在的,具有數字化特征,對網絡這一媒介的依賴度極高。可以說沒有網絡,也就不可能有網絡原創文學作品。
正是基於網絡原創文學作品的以上特點,才產生了許多問題,尤其是其著作權的保護問題。與傳統著作權保護相比,網絡原創文學作品的保護顯得尤為困難。困難的原因主要在於:第一,著作權人難以界定。因為網上信息傳播迅速,一旦一篇文章在某個網站上發表,那麼不多時別的網站上也會出現這篇文章,這樣一來就很難找到文學作品的初始源頭,也就是說,很難確定文學作品的真正作者。此外,網民在寫作時為了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至於泄露,往往會選擇筆名,這也給權利人在證明自己身份時帶來了舉證困難。第二,著作權人並不容易知道自己的作品著作權被侵犯。因為類似的文學作品網站太多,非常冗雜,著作權權利人很容易忘記自己給哪些網站授權過,可能發現不了一些網站未經授權就轉載自己的文章。而且,權利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大部分權利人還有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經營,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到處翻查自己的文章是否被胡亂轉載,這也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第三,網絡原創文學作品被侵權的方式太過容易。與傳統文學作品的侵權方式相比,網絡原創文學作品的侵權方式更為便捷、成本更低,隻需要侵權人輕點鼠標,複製粘貼,就可以達到轉載的目的。第四,著作權人維權困難。由於網絡不存在地域限製,因此現實生活中侵權人與著作權人可能在地理位置上相差甚遠,造成著作權人維權成本高昂,因此許多著作權人往往放棄維權,他們的妥協退讓會使侵權行為更加猖狂。最後,人們關於網絡原創文學作品的保護意識不夠強。這是受到網絡的開放性和資源豐富性根深蒂固的影響,相比需要交費才能閱讀的正版網絡文學作品,許多網民可能更傾向於免費的盜版網絡文學作品,正是他們的這種心態才給侵權的網絡文學作品帶來了可乘之機和發展動力。以上五點,在我看來就是網絡原創文學作品維權困難的主要原因。
網絡原創文學作品維權困難,造成了侵權行為的猖獗,網絡上非法轉載的現象屢見不鮮,屢禁不止,對網絡世界的著作權保護帶來了巨大的不良影響。一方麵,侵權行為可能降低權利人的創作熱情,影響網絡文學事業的發展,因為一旦著作權人發現自己的文章被非法轉載又難以維權時,他就可能由於心情憤慨而減少創作甚至停止創作,給網絡文學的發展造成損失;另一方麵,侵權行為給獲得授權合法發表文學作品的網站帶來了經濟損失,由於許多文學作品在不同網站被非法傳播,對讀者來說免費又方便,原著作權人可能受到經濟損失,獲得授權的正版網站也跟著閱讀量降低,經濟收益減少,這對網站建設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