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伊人解圍難民,痛匪事義兄前來(1 / 3)

就在馬車夫要驅動車子的時候,竟驀然見到四周已圍攏來一大群爛衣佝僂的難民。就在馬車夫緊急要告知車內的小姐時,紫愛君和淩雲也已自車窗看到了這個事情的發生。這一大群難民有老有少有婦孺有年輕男子。他們方才正流落在這條街道上。紫愛君拿饅頭給那對母子吃時這些饑餓無比的難民俱都看得清清楚楚,盯上了這輛馬車。

沒錯,在這種環境下稍微有一點“食腥”,無疑會引起一陣關注和騷動!

漸漸圍近馬車的難民粗算一下計有百人之眾,真是可謂裏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小小的一輛馬車被困圍在核心已不再能動彈得一下。然情況還有更糟糕的變化,外圍的難民在越聚越多,絡繹不絕的還有難民往這邊人群趕來。

麵對一下子這麼多的難民,紫愛君和淩雲麵色凝重起來。“淩大哥,現在怎麼辦?”紫愛君眼見這種情況很嚴峻,已沉不住氣來問詢心上人淩雲道。從她表情中可看出她此際有些慌,雖然她是同情這些難民的。

淩雲略沉思了一下,對紫愛君道:“現在咱們要是把這三筐饅頭分發給他們恐怕不夠,還不能出去。而且他們現在都很餓了,倘一分發不均可能還會發生騷亂,那樣就不好了!”

紫愛君蹙眉道:“是呀。萬一他們因為搶食而衝突那真是太不好了。我也沒想到會一下子招來這麼多難民,會是這樣的一種結果。。。”她話裏充滿了自責之意。

淩雲安慰她道:“紫愛君小姐你不要責怪自己,沒事的。這根本沒有你的錯。你放心好啦,我已有辦法交由在下負責就是了。”

紫愛君忙問道:“淩大哥,你真有辦法讓我們突圍出去嗎?”

淩雲成竹在胸,頗為自信地笑了一笑,說道:“沒錯。在下已有辦法解圍了!”稍停了一停,不等紫愛君追問已又說道:“在下相信這些難民都隻是因為餓壞了想吃東西。他們沒有惡意。在下待會去跟他們說一說把他們帶到粥場去。他們一定會聽的。”

紫愛君覺得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而且她清楚十字路口的粥場離此並不遠,很快便可到得。那時準備充分的粥場將是夠有能力提供飯食給他們這些難民吃了。“淩大哥,你這真是一個好辦法。粥場就在這邊街頭盡處了,把難民百姓們帶過去不難。”

淩雲“嗯”了一聲,拉開車尾的簾布說道一句:“你呆在裏麵不要出來交給在下就行了。”說完便身子鑽出了車廂。淩雲無一絲懼慌之色的穩站於車尾擋板之上,向麵前的眾多聚攏翹首以盼的難民揖拳朗聲道:“在下淩雲,無名小輩一個。但在下有解眾人饑餓的救命之道,不知你們願否一聽?”

許多難民當即應諾。更有一些難民急著高喊道:“我們一百個願意。隻求恩公救我們一命,賜些吃的。”“你不要囉嗦啦,有填肚子的好事快講出來就是了。否則就圍住你不讓你出去。”“對!不然就圍住你們不讓你們走!!”一片群起亂哄之聲,格外嘈雜。

淩雲微皺了皺眉,隻得再提高些音量喊道:“各位不要急。前麵十字街頭就有一處大粥場,已經早已準備妥當,估計此會兒已先招待一些難民百姓了。你們願不願意跟隨在下過去吃個飽飯!”

如此一說,頓時全場圍住的上百難民齊聲喊好。一些少壯難民更是驚喜歡呼,手舞破衫破碗雀躍不已。無疑,有飯吃對這些餓久了的難民來說就如注了一劑強心針般,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淩雲再向難民大聲喊道:“那請大家夥給在下讓開一條道路來,好讓我領大夥前去吃飯。”

話剛落,馬車前麵就出現了一條足夠車行的寬道。這些難民閃讓的速度可是夠快呢。

淩雲也不讓他們多等待,即刻便向馬車夫下達了行進的命令。爾後打開簾布彎腰一頭紮進了車廂裏。車裏“千金小姐”紫愛君早已在等待了。淩雲這一番漂亮的勸解脫圍,她從車縫是全收眼底裏耳裏。對淩雲的欽佩依賴之心在無形中愈加增重。

馬車已經開動。一大群難民緊緊跟隨在側旁兩邊及後麵。一些難民更是高興、欣喜不已的高聲“喔喔喔喔”的叫喊。這一幕恰似乞丐幫遊行出動一般。

車裏麵紫愛君已經說話道:“淩大哥,你真厲害。果然如你說的沒錯。”

淩雲謙然一笑置之,卻見眉頭有些凝鎖,臉色沉悼。

紫愛君見之立時掛上心頭。忙輕聲問道:“你怎麼啦,淩大哥?為什麼不高興呢?”

淩雲開口道:“脫圍是脫圍了。但在下內心卻感覺不到那種輕鬆和高興。。。如此多的難民,背井離鄉,攜兒帶女,多麼的悲慘淒涼啊!”淩雲話聲比較沉重,情緒也較為不穩定,激動。他稍頓了一下又繼續道:“這些全是響馬幫作的惡,造成的罪孽!他們那幫噬血惡徒。。。不信上天不給他們以報應!我淩雲若是能參與討伐響馬幫惡賊,必定將他們鏟除幹淨,為民除害!唉。。。百姓無辜,平遭此罪!!”淩雲竟是吐出一串義憤慷慨之詞,同時也是唏噓感歎良多。這些無不透出其俠義心腸及疾惡如仇之性。

紫愛君一直默默聽著淩雲的泄憤,無言地表示支持與讚同。

過不多久,馬車駛到了目的地——十字路口的粥場。這座粥場也正是可謂“千金小姐“紫愛君的專有。這處粥場也是萬盟宮鼎力支撐的三大粥場之一。當然是考慮到它的主人是堂堂武林盟主的千金啦。若大的粥場上已早開工散粥施饃了。大隊的難民計有五六百號之眾分列三批,在三處粥點領取食物。人雖多且雜,但秩序竟然亦是維持得挺好的。沒有發生什麼爭搶騷動。這可能也歸功於粥場的規模大,安排好及效率高幾個特點。這一次粥場的真正“老大”——總管在紫愛君的麵授下準備得是極為充裕的。三個粥點分發處各是十人之多。十個仆從齊動手來那分發的速度等自然是沒得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