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孩子年齡確定出遊範圍:1歲以內的寶寶不適宜遠遊,因為他還不會走路,父母抱著它長途跋涉很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寶寶還小,抵抗力很弱,萬一在途中得病是件很麻煩的事;1-3歲的孩子應選比較近的遊線,可以選擇在乘車4小時就能到達的景點;3-6歲的孩子可以遠遊了,不過也不宜長時間乘車;6-12歲的孩子可以適應長距離的乘車旅行。
2、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出遊目的地。旅行不僅能開闊眼界,還能鍛煉孩子的情感心胸,因此家長需因地製宜,在進行目的地選擇時要結合孩子興趣,找那些就讓孩子高興也能鍛煉孩子性格的地方。對於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家長可選擇跟團出行或者幾個家庭一起出行,鼓勵孩子在旅行過程中接觸新事物、交新朋友、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對於比較嬌氣的孩子,家長可帶孩子參與露營、徒步、登山等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讓孩子充分參與各個環節,鼓勵孩子完成徒步、登山等相對較艱難的戶外活動,鍛煉孩子意誌;對於喜愛讀書但比較宅的孩子,家長可帶孩子參觀名人故裏、名勝古跡,讀萬卷書與行萬裏路結合,自然能讓孩子眼界跟上一層樓。
3、與孩子共同製定行程表。與孩子共同製定行程表,詳細安排每天的行程,比如到達酒店時間、用餐時間、起床時間、到訪景點等,這樣做一方麵讓孩子對於行程有大致了解,讓孩子對行程充滿期待,另一方麵也讓孩子在行程中主動配合。
4、選擇適宜出遊地的衣物。這一點需要家長們好好準備!查詢出行時期所在城市與目的地每一天的天氣變化,根據天氣準備攜帶衣物;在孩子正常換洗衣物的基礎上多帶2-3套,以防突發狀況;夏季出行可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戶外鞋服,方便攜帶又能夠防滑保護,保護孩子幼嫩的雙腳;為孩子準備單獨的小背包,裝上孩子的常用物品,旅行時由孩子背,讓孩子有更多自主性。帶6歲以下寶寶出行時,可在行李箱中放入孩子熟悉的玩具或者其他物品,以消除孩子對環境的陌生感。
5、零食和藥品不能忘。出門在外很有可能不能按時用餐,因此家長要多備孩子喜歡吃的營養小食品,以備不時之需。建議家長攜帶小藥箱,裝入各種常用藥品,比如感冒藥、腹瀉藥、抗過敏的外用及內服藥、雙氧水、棉簽、驅蚊劑、創可貼、清涼油、體溫計、防曬油、藿香正氣、眼藥水、牛黃解毒片等。
6、製作旅行日記,讓孩子對旅行的音響更深刻。旅行過程中,家長可指導孩子記錄旅行過程,加深孩子對旅程的感悟,可以用照片、明信片或者日記的方式記錄。
7、時刻注意安全問題。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假日期間遊人眾多,提醒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安全,避免走失、溺水、誤食或其他意外情況的發生。六一馬上就要到了,已經確定行程的你是不是迫不及待要出發了。假日出行請注意安全,預祝您和家人有個快樂美好的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