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上帝給了一個忠實的農夫一個水果籃子,籃子裏有三個不同的蘋果。
第一個蘋果是一個爛蘋果,時不時地散發出陣陣發酵過後的酒精味道;第二個蘋果是個正常的普通蘋果,外表紅潤,貼近它時,可以感受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第三個蘋果是個金蘋果,金光燦燦,時刻閃耀著高貴的光芒。
上帝讓農夫作出選擇,而且隻能選一種。
答案似乎不存在懸念,農夫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金蘋果。
我們的這個故事與格林童話不同,它所要表達的不是農夫的貪婪,反而要彰顯農夫的明智,因為他無疑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對比這個故事,再來看我們的企業,上帝同樣賜予每一個企業三類員工。
第一類員工遇到問題找借口,遇到困難就逃避,遇到挑戰就抱怨。這類員工是企業最不歡迎的人,他們就像果籃中的“爛蘋果”,不但自己無法為企業創造價值,還會帶壞企業的風氣,他們是必然要被剔除的。
第二類員工遇到問題找方法,遇到困難就解決,遇到挑戰就接受。這類員工是企業需要的人,他們就像果籃中的那個“普通蘋果”,能夠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用敬業來樹立自己的形象,用忠誠做自己的職業盾牌,不打折扣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務,他們是企業培養的中堅力量。
第三類員工主動去發現問題,在困難產生前就“未雨綢繆”,不畏挑戰並積極地開拓新市場、新領域。這類員工是拉著企業奔跑的人,他們就是企業中的“金蘋果”。這些人不但能把事情做對,更能把事情做好,他們是企業中不可替代的靈魂人物,不隻滿足於盡職,而是將卓越設定為自己的終極目標,他們是最受企業青睞的人。
組織呼喚拉著企業奔跑的人,因為他們總能在企業遭受危機時獨當一麵,成為老板的得力助手;他們總能搶在老板前麵思考,將問題分析得透徹,解決得徹底;他們總能迎難而上,把無數個“不可能”變成“能”,繼而變成“成功”;他們總能成為團隊的領頭羊,帶領著一群有著同樣願景的人奮力前行。
拉著企業奔跑的人是企業藍海市場的開拓者,是企業氣候的改造者,是企業高額利潤的締造者,是企業常青基業的奠定者,這樣的員工怎麼不會受到企業的推崇和厚愛?
因此,我們要讓自己成為拉著企業奔跑的人。
拉著企業奔跑,才能打造組織與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榮譽感;才能讓更多的好機會青睞於你;才能使你的潛能得到極大的激發與釋放;才能與企業一同贏得事業的輝煌。
拉著企業奔跑,首先要樹立拉著企業奔跑的意識。就像參加考試一樣,若你將目標定於“及格即可”,每每隻能得到40分;而若你將目標定於優秀、定於卓越,最漂亮的分數總能落入你的囊中。
拉著企業奔跑,更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腿和大腦去行動。
我們要給自己一個更高的定位,時刻樹立老板意識,培養企業家精神。
我們要像羅文一樣自動自發地去執行,要像弗雷德一樣視工作為使命,要像李雲龍一樣敢於亮劍,要像雷鋒一樣甘於奉獻,要像邱少雲一樣將集體的事業當做要用生命去完成的事情,要像王進喜一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我們還要時刻磨煉自我,訓練專業技能,成為公司的“專家”員工;要帶著思想來工作,從“盡職盡責”跨越到“盡善盡美”;要每天多加一盎司,絕不讓自己在職業競爭中落於平庸;要主動“跑位”、“補位”,全力做好分內分外事;要將自己的目標融入團隊之中,並用高亢無比的激情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永遠都不要滿足於眼前的成績,而是要以更優良的狀態投入事業中,帶著最佳的結果來複命。
市場的競爭是激烈的,優勝劣汰的遊戲從來沒有完結,隻有拉著企業奔跑的人,才能成為最終的贏家。他們沒有鐵飯碗,卻勝似擁有金飯碗,他們始終是優秀企業競相爭奪的人才,最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個人的風采。
拉著企業奔跑,就從現在開始。
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