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那些事 第三章:小學(1 / 2)

三年級以前,我是在本村讀書的。後來因為學生太少,就合並到鄰村的學校了。

我覺得我內向的性格就是天生的,剛上小學的第一天,家長們早早的把孩子送到了學校。老師說:“同學們都來了,那就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吧。”看著小夥伴們一個一個上去,一個個下來,輪到我介紹時,我死活不上去,後來在下麵哭了。最後弄的老師也沒辦法了,就把我送回家。

在我三年級時,鄰村轉來幾個同學,她便是其中之一。在我記憶中,每天放學後,我是走得最晚的。不是我愛學習,是老師舍不得讓我走。那時候有門課叫科學,學的什麼我記不清了,我有印象的是筆記多,需要背的也多,我就經常記不住,老師就把我留在學校了。我記得那會兒有個女孩經常在學校陪我,好像叫高穎。她是鄰村的,因為家比較遠,所以中午一般不回家。還有一個原因是,她也記不住課本,延遲放學對她來說更是家常便飯,後來她幹脆就不回家了。我清清楚楚記得她的午飯,一包老鄉方便麵,一代花生奶,有時候我被留校,她還分我點,她來到我們學校後,我就不再孤單。

那時候的教育係統還不是這麼完善,我們的老師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老師給我們布置作業,班長監督我們自習,到了放學時間給我們下課。那會兒我想著辦法的討好班長(女班長)。隻是想她給我開小灶,讓我少交作業,早點放學。有次,公社的人要到村裏放電影,我就想早點放學回家。因為在那個年代,看電影是件很奢侈的事。我記得那會兒我有個特別好看的掛墜,女班長也特別喜歡,我們班的同學就對我說:你把掛墜給班長吧,這樣咱們就能早點回家了。那時候我真是舍不得,可是為了看電影我屈服了。

在我腦海中,有一個畫麵,一個女孩推著自行車,走在山間小道上,兩個大辮子在背後搖搖晃晃。這就是她,我二年級的班主任。我去鄰村上寄宿製小學時,她又成了我的生活老師,當然這都是後話。她是教我們英語的,我最好奇又最厭倦的一門課。當我第一次見英語時,我就有一種預感:英語不適合我。一直到現在我英語成績都不好,每當我總結原因時,我就會不自覺的想起她。聽說,現在她已是人婦,也為人母,我在此祝願她幸福安康。

你們聽過《約定》嗎?“遠處的鍾聲回蕩在雨裏,我們在屋簷底下牽手聽,幻想教堂裏頭的那場婚禮,是為祝福我兩而舉行,一路從泥濘走到了美景,習慣在彼此眼中找勇氣,累到無力總會想吻你,才能忘了情路艱辛,你我約定難過的往事不許提,也答應永遠都不讓對方擔心,要做快樂的自己,照顧自己,就算某天一個人孤寂,你我約定一爭吵很快要喊停,也說好沒有秘密彼此很透明,我會好好的愛你,傻傻愛你,不去計較公平不公平”這應該是我聽過的第一首流行歌曲吧。當時為了學會這首歌,我每天早早的起床練習,後來這件事不知道怎麼被老師知道了,然後就發生了一件我終身難忘的事,也就結束了我的歌唱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