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軍事過硬—做一名業務排頭兵 (1)(1 / 2)

毛澤東同誌教導我們:“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打勝仗的。”同樣,對於一個企業的員工來說,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也不可能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應該正確地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知道為什麼學、如何學,從而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致用”。

“軍事技術要過硬”:有戰鬥力才有安全

兩伊戰爭期間,伊朗緊急擴充部隊,大批臨時青年應召入伍。這些青年缺乏起碼的軍事基礎知識和基本作戰技能,有的甚至還不會瞄準射擊,就匆匆上了戰場;許多軍官沒有經過係統培訓,軍事素質低下,不懂戰術指揮,致使部隊隻知道死拚,依靠“人海戰術”發動一次又一次的強攻,雖然聲勢較大,但在一些重要的戰役中往往久攻不下,損失慘重。是他們沒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嗎?不是。比如,當時伊朗購進了大量先進的排雷器材,卻無人會使用,隻好進行人工排雷,結果在一次戰役中就有2000多人因排雷而喪生;他們從西方國家購進了相當數量的戰術導彈,可就是沒有導彈兵,他們隻好用燃燒瓶打擊對方。

無數戰爭實踐證明,無論什麼樣的軍隊,若平時不能嚴格訓練,練就過硬的作戰本領,戰時僅憑一腔熱血,用生命去賭戰爭,是不能取得作戰的勝利的。

軍隊要完成作戰任務,必須有較好的軍事素質。中國人民解放軍曆來堅持嚴格進行軍事訓練。在戰爭年代,無論戰爭多麼激烈,隻要有間隙,就要組織軍事訓練和文化學習,並創造豐富多彩、獨具中國特色的訓練形式和方法。

盡管隨著自動武器的廣泛出現及戰場火力的不斷增強,在二戰中的大多數戰場刺刀已經沒有什麼發言權了,但是中國戰場是一個例外。這是由交戰雙方的裝備水平、戰術思想和軍隊傳統等決定的。在那個年代,刺刀是八路軍戰士們最可靠的武器。伴隨著它的是一場場短兵相接的戰鬥。

根據魯西南地區老八路的回憶,在殘酷的“五一”大掃蕩結束之後,通常每個八路軍戰士的子彈隻有20發。為了迷惑鬼子和漢奸,戰士們在子彈袋裏全裝上秸稈,裝作子彈很充裕的樣子。由於沒有足夠的子彈進行火力戰,更沒有足夠的子彈進行訓練,所以八路軍在射擊作戰時不占優勢,隻有依靠刺刀來解決問題。據老八路回憶,如果不參加作戰的話,部隊天天都要練刺殺,“除了吃飯就是拚刺刀”。八路軍還製造了一些護甲用於對練,在這樣的情況下,拚刺技術的進步往往很快。日軍老兵曾有一段關於八路軍作戰的回憶:“八路軍是不到150米不開槍。在這突發的槍聲中如果不迅速作出反應,那麼幾分鍾後,八路軍就會端著刺刀衝到你眼前。”

麵對日寇,戰士們正是憑借自己長期苦練的拚刺本領,以保家衛國的一腔熱血,壓倒了日軍囂張一時的侵略氣焰。在殘酷的戰爭中,士兵的軍事技術每提高一點,戰爭勝利的希望就會提高一點,嚴格的軍事訓練,為提高我軍戰鬥力、最終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中央軍委曆來重視軍隊的學習訓練,始終把它確立為軍隊建設的中心工作,並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組織開展了一次又一次轟轟烈烈的軍事大比武活動,促進了軍隊的發展。

商場如戰場,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勝出,也必須加強學習,從工作中汲取經驗、探尋智慧的啟發以及有助於提升效率的資訊。美國有專門的機構調查結果顯示,現在職業半衰期越來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學習,5年後就會變成低薪者。就業競爭加劇是知識折舊的重要原因。未來社會隻有兩種人:一種是忙得要死的人,另外一種是找不到工作的人。

惠普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卡莉·費奧莉納女士從秘書工作開始職業生涯,她是如何提升自我價值,一步步走向成功,並最終從男性主宰的權力世界中脫穎而出的呢?

答案就是不斷在工作中學習。

卡莉·費奧莉納學過法律,也學過曆史和哲學,但這些都不是她最終成為CEO的必要條件。

卡莉·費奧莉納並非技術出身,在惠普這樣一家以技術創新領先的公司,她隻有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才能提升自己。

她說:“不斷學習是一個CEO成功的最基本要素。這裏說的不斷學習,是在工作中不斷總結過去的經驗,不斷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變化,不斷體會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我在剛開始的時候,也做過一些不起眼的工作,但我還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找最合適的崗位。因為,隻有我的工作與我的興趣相吻合,我才能最大限度地在工作中學習新的知識和經驗。在惠普,不隻是我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整個惠普都有鼓勵員工學習的機製。每過一段時間,大家就會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了解對方和整個公司的動態,了解業界的新動向。這些小事

情,是能保證大家步伐緊跟時代、在工作中不斷自我更新的好辦法。”“很少有人能夠具備與生俱來的領導能力,真正成功的領導者肯定是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學習而逐步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