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梁國大軍兵分三路攻往襄州的消息在長安城風風雨雨地傳著,同時,司馬狂對梁軍攻來之事置之不理的消息也無意間被人走漏。
關於司馬狂擁兵不戰之事,宇文泰這老頭兒聞訊勃然大怒,當即命人前往襄州探查原因,方知這禦夢侯步六孤痕竟然救下敵國之人小白龍。
而司馬狂為報五石散之仇,向禦夢侯書信索要小白龍卻被其拒絕。想不到個中緣由如此之複雜,更兼之得知那禍害無窮的小白龍——約突鄰慕月竟被禦夢侯步六孤痕所救,現居長安,宇文泰氣的差些整個人暈死過去。
可這宇文泰終究是個有謀之人,是日,當即命大將軍楊忠、於謹前往襄州助陣。而宇文護當初因被蕭白龍所騙而丟失《褚雲圖》和竟陵被宇文泰懲罰,此番得知梁軍攻來,決定將功補過,主動請纓退梁國之兵。
一時之間,楊忠、於謹、宇文護領魏國五萬大軍皆出了長安,南下襄州。
……
景山與荊山,兩座大山皆靠襄州而立。如今正值炎炎夏日,暑熱難耐,卻反襯地這巍峨高山有些許陰涼。
朱廣超帶領一萬梁軍和一百輕雲五騎直搗景山,卻礙於景山死山亂葬崗中危險,不敢將兵力全數投用,隻得命八千人和五十輕雲五騎留在景山活山之地等候消息,自己則帶著一份死山佛手林之抄圖,領兩千兵馬和另外五十輕雲五騎先入死山亂葬崗之中。
而擔憂找不到那通往襄州的小路而迷路在佛手林裏,朱廣超又命人從山外開始,便一路在樹上綁了紅繩,作為歸途標記。
而一進死山之中,這積鬱在亂葬崗佛手林裏幾十年的死人陰氣便如凶猛潮水般撲麵而來,似是一股難以抵抗的瘴氣般將這兩千多梁軍周身給迅速包裹住。
這景山上佛手林裏的佛手樹個個長了皆有上百年月,林立山間,個個似成百年樹妖,皆是枝幹粗大,茂密非凡,盤根錯節,遮天蔽日,樹身枯藤滿布纏繞,遮去好些道路。
此時的林中烏鴉哭叫不停,林中土地荒草叢生,草蔓堪比人身高,且枯草裏隨處可踩著枯骨白髏,看的這些征戰沙場多少年的梁國將士都頭皮發麻。兼之此時正值炎炎夏日,草林裏蛇蟲鼠蟻出沒比以往任何時節都要頻繁,一個不經意的出現,隨時都能驚動尋路的梁軍,更惹得梁軍個個心頭膽寒,麵色發白。如此這般,以至於此時即使是陽光普照的白日,林子裏卻陰森至極。
朱廣超當然感覺到此地的危險,又不得退去,隻得下令眾人都跟緊,莫要散去,集中一處按照地圖尋找通往襄州西郊的那條隱蔽小道。可即使如此,眾人尋找半天,也依舊沒有在枝繁葉茂雜草叢生的佛手林裏找到任何線索。
這般在林中鬥轉許久,已然太陽下山,漸次黃昏,依舊不見那通往襄州城西的傳聞的骷髏小路,烏鴉哭叫的更是詭異,朱廣超連同兩千梁國將士皆不由得頭皮發麻。
朱廣超饒是身經百戰的將帥,看著太陽漸次下山,此時心頭也不由得緊張起來。煩悶之際,重新拿著手中地圖想尋得一絲線索,才見這條小道在死山中的起點標記為“三根柏樹”。
“該死,怎麼早先沒注意這裏寫著三根柏樹呢?害的人無邊無際地找了大半日!”他懊惱地拍了拍頭,但隨即又心生疑惑:一樹林的佛手樹,從何多出來三根柏樹?
可他沒有時間再多加思考這種無謂的問題,當即朝眾將士喊道:“都認真找,這佛手林裏有一個地方,是甚麼‘三根柏樹’,你們望望,林子裏哪裏長有三根柏樹?”
眾將士聞言,心下也算明了起來,當即四處張望了起來。
“將軍,我知道三根柏樹在哪裏!” 正在眾人漫無目的地張望之時,忽聽兩千將士中一人喊道。
這一聲讓眾人喜出望外,朱廣超當即叫來那將士,才見其身材瘦小,卻滿臉縱橫溝壑,飽經風霜,麵貌看來,已然年過四五十,當即讓其引路。
果不其然,那老將士帶著眾人在佛手林裏左繞由繞地,終於在在一處佛手樹稍微稀疏能見夕陽淺光的地方,果然見到三棵遠比這粗壯的佛手樹還要粗壯的柏樹!
這三根柏樹極其粗大,每一根皆需得十來人抱團,方才能抱住。而更令人驚歎的是,這樣的柏樹,竟然是三根並排而立,直衝霄漢,好似三位開天辟地的巨人般,守護著這整座死山!
眾人哪裏見過如此粗獷的柏樹,又見這裏是陰森的佛手林,心下愈加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