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八話 命斷軍令狀(2 / 2)

宇文護卻是驚喜中帶著一絲惶恐:若他手下有兵,定當與蕭慕理大戰一場,自然不會如此。可眼下他手下空無一將,除了一個蕭白龍和戴榮,再無人陪他!

“難不成真要棄竟陵而去?”宇文護朝蕭白龍問道。

“不然宇文大哥認為還能如何?”小白龍心下甚喜,接下來隻要讓宇文護離開竟陵,蕭慕理便能收回竟陵了。

“袁錦棠有勇無謀,落得如此下場,害的我們丟了竟陵。”蕭白龍故作扼腕歎息:“早知道,我就該再多說兩句。”

“蕭兄弟真是神算,不過,你好像知道甚麼?”宇文護從蕭白龍這話中聽出弦外之音。

“小弟又能知道甚麼。隻是,據我觀察,這袁錦棠是英雄氣短,是憑意氣做事之人,他找大哥要兵權時,其實我該想辦法勸說才是。無奈,大哥你與他有難以愈合的間隙,對他很是不中意,小弟才不得不提點。”

“哼,你提點也無用。他知道你是我的人,你提點他也不會聽!”宇文護懊惱道:“眼下因這軍令狀,他雖和我心意地死了,但他一死,說明竟陵隻能失!我是西魏大將,到底是不甘。”

“大哥何必怪責自己?你二人若無間隙,其實也走不到這一步。怪也隻怪這袁錦棠做事魯莽,被一時勝利衝昏了頭。”

小白龍繼續搗鼓著,“竟陵一座城算甚麼,南朝大半個荊州都在西魏之手,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們不若先行回去襄州,你向長安書信,將情況一一說明,統帥沉著,大哥實言相告,也不會不分青紅皂白怪罪於你。”

“二弟,幸好有你,否則我夾在袁錦棠與竟陵之間,說不定今日被逼瘋自盡地便是你大哥我。不過,書信是寫不得了,這次死的是深受統帥重用的袁錦棠,丟的又是竟陵,為兄想,該親自回長安解釋此事。好了,是以我派人護送你回襄州。”

“大哥忙去,無須掛記小弟。”蕭白龍淡淡一笑,心下卻生愧怍,如若不是她在這後頭搗鬼,其實今日也不會是這般模樣,沒想到宇文護到此時,還蒙在鼓裏,感激自己。

宇文護看著她,似是想起甚麼來,道:“哦,還有一更重要的事情。”

宇文護接下來要說的這事情一直是小白龍掛在心上的,他這般一說,小白龍當然明白他言下之意。

“《褚雲圖》麼?”

“上次在鼎陽樓,聽說那褚少娘要跳樓,死活要找你。看來,她對你……”

“宇文兄放心便是,小弟自然會想辦法將《九州褚雲圖》拿到手,交到你手上。”小白龍嘴上這般說辭,心下卻歎息不止,自己又撒了個彌天大謊!

寒風刮得人刺骨般疼痛,明明是寒冬臘月,卻刮得臉上火辣辣的。

宇文護、蕭白龍、戴榮三人領著城內剩餘將士,大約一百人,連夜出城,渡襄江,一路往襄州而去,隻因小白龍身負重傷,不得大動顛簸,行程速率放慢了很多,待到襄州,已是四天之後。

戴榮護送蕭白龍回了襄州刺史府邸,而宇文護就此別過,一路快馬回了西魏,往長安而去,去見宇文泰,回報竟陵失守一事!

而在這幾人離開竟陵的第二天,竟陵太守提著印綬,出城恭恭敬敬地迎接秦淮王蕭慕理和南梁大軍的到來。

一城百姓中有的還在為袁錦棠因軍令狀而自盡一事而傷感哀悼,可他自盡也怪不得梁軍,且竟陵本就是南朝城池,秦淮王自該收回。城牆之上,五華山白龍寺主持圓心大師領著一幹弟子在城上開壇做法,亦是為梁軍洗塵。

秦淮王對此淡然一笑,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令鄭柳然、鍾傳久高懸露布,安撫群眾,並向三軍傳令,梁軍倘有驚擾百姓者,皆軍法處置。

兼之,白龍寺和竟陵城外,秦淮王兩度放過那英雄袁錦棠的事情在竟陵漸次傳開,一時之間,竟陵百姓對其好不愛戴、敬仰。見蕭慕理大軍進了竟陵之城,一城百姓皆是出城,焚香夾道歡迎。

秦淮王以仁心仁舉收回竟陵一事,深得百姓尊敬,日日有兒童手拉手在城中晃蕩,高歌讚譽:“南國英雄鯽過江,秦淮江畔有蕭郎。是以,人稱秦淮王蕭慕理為“秦淮蕭郎”。

小白龍被人護送著,兀自回了襄州刺史府,送別宇文護之後,正要回去,一件事情猛地閃過她腦海,讓她不由身心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