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這個人,其實剛開始的設定是要被皓天看上的,成為妃子,然後與蘭珍爭寵的。
但是後來想想,貌似沒什麼必要。
一開始就設計,她是特別不想留在宮中的,如果後期讓她成為妃子,就是一個前後伏筆,反映這個宮廷之女的可悲命運。
但是後來寫了類似的人物,就是麗貴妃的妹妹李家五小姐李詩君,她是立誌說“寧為百姓妻,不為帝王妾”,結果到頭來還是當了皓軒的側妃。
而且與皓天之間還不清不楚的。
而若水也的確印證了命運的可悲,她本是可以出宮去的,但是麗貴妃為了利用她來對付蘭珍,於是讓崔尚宮設計讓若水鑽進去。
最後她還是妥協去蘭珍身邊做臥底,她是本文之中,蘭珍唯一一個信任的人,蘭珍說過,她信任若水,是因為若水沒有理由害她,而實際上理由是千千萬的,任何一個事情都可以當成是理由。
若水本來很愧疚,但是後來見證了蘭珍的殘忍,知道了綰心的死因,(其實綰心的死因應該是沒人知道的,隻是麗貴妃如此告訴邱心蓮跟若水而已,是一種猜測),所以她對蘭珍說“與其我死,不如你死”。
言外之意就是,反正你也不是什麼好人,我為什麼要因為你而犧牲自己呢?
但是後來,也感覺若水比較惡毒,竟然在蘭珍的床上下毒,這樣就直接導致了蘭珍生下畸形兒的結果,可能一則她是被逼的,二則,她對蘭珍也是有恨意的,如果不是麗貴妃要對付蘭珍,她也不會有這樣的命運,最後臨死前都說蘭珍會有報應,但是報複在孩子身上,有點兒殘忍。
但是對於若水而言,也許這樣的心計並不殘忍,她從小就生活在宮廷裏,這樣的事情看得太多了,雖然她一直都保持“出淤泥而不染”,但是當她要使壞的時候,卻是輕而易舉的。
其中,還描繪了若水與李家四少爺的露水故事,她說,她曾經心動過,也就知足了。
但是自始至終,若水都是一個十分明白的人,那就是她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而麗貴妃想要利用她的原因,也是因為她的聰明。
所以聰明人下場也很悲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