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明兮冷冽如黑風的女子(2 / 2)

而後他為此失去了一聲眼睛,過了一段黑暗無比的日子。

而且,不僅僅如此,明兮還做了充足的準備,她知道,一旦事情發生到了這個地步,皓天不會輕易放她走的,所以她還聯合了東麗王子,在東疆作亂,燒了東疆戰士的糧食,而皓天沒有錢,就隻能放她走……

而最後,因為無痕的失誤,蘭珍開始懷疑無痕是公主的細作,誰知道“歪打正著”扯出了明兮與無痕之間的“奸情”,抓住了明兮的弱點,這才有了翻身的機會。

此處說說無痕,這個人,他的身份也是比較特殊的,首先他是先皇比較倚重的禦林軍,雖然他年紀小,但是他武藝高, 所以先皇讓他去保護孝仁皇後,但是他沒有做到,所以他隻能去保護明兮。

而明兮在失去一切之後,也隻有他能夠依靠,漸漸地兩人之間產生了情誼。

其次,無痕也特別的善良,他到蘭珍的身邊,雖然是為了監視蘭珍,但是更多也不過是想要保護蘭珍。

在考驗蘭珍的那場戲裏,其實可以說有漏洞的,蘭珍同樣也不信任無痕,無痕卻想要知道蘭珍與清王之間的情誼到底有多深,而後知道蘭珍很在意清王,甚至不惜用自己的肚子裏孩子為籌碼,也要救清王,所以他選擇將蘭珍打昏,沒有讓她陷入“鴻門宴”的汙水裏。

加上舒貴嬪的死,一下子將蘭珍轉變到了一個非常安全的位置,正是因為無痕的這一舉動,讓蘭珍信任了無痕,將無痕的舉止理解為無痕是為了保護自己。

同樣無痕也信任了蘭珍,認為她對明兮與清王都是十分忠心的,不會背叛她,所以在蘭珍的言語之中出現弊端的時候,他好心提醒,卻沒想到更讓蘭珍懷疑,設下了“倚梅園”的那場戲。

這可以說個意外的收獲,同樣體現出了明兮柔情的一麵,蘭珍逼著明兮寫下了與無痕之間的“奸情”,作為證據壓在手中,與明兮達到了“勢均力敵”的地步。

而明兮,她作為一國公主卻愛上了卑微的侍衛,在皇家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她需要權利來改變,她希望皓軒來當皇帝,她想要改變無痕的地位。

其次,她作為一個女人,她也是需要名譽的,如果此事被世人知道,那麼她名聲俱毀,所有的一切也都沒有意義了。

這期間,她是想要殺了無痕來保全自己的,但是她最後也下不了狠心,在馬車上,她還主動獻身。

她說反正已經被人抓住了馬腳,還不如“名副其實”。

其實那時候,她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她想要用自己的死來喚起皓軒的鬥誌,後來這個計謀是成功的。

皓軒正式與皓天反目,用禦香閣的銀子與龍禦令換取了南疆三十座城池,分裂了大燕的疆土。

同時,她還留下了蘭珍的性命,並不是害怕她說出事實,而是希望利用她來加劇皓天與皓軒的矛盾。

最後也做到了,皓天因為忌諱皓軒與蘭珍之間的關係,決定除去皓軒,說是“找到了殺他的借口”。

但是皓軒卻令她失望了,因為從小父皇就告訴他“願為賢王”四字,所以,皓軒從來都沒有跟皓天爭過,但是蘭珍的死,也讓皓軒徹底地與皓天反目,甚至於不想與他在做兄弟,哪怕是敵人都不願做了,主動交出了城池。

在皓天貶他為庶民的時候,他十分爽快,抱著蘭珍就走,沒得絲毫的眷念,反倒是皓天十分難過不舍。

其實我非常喜歡明兮這樣的性格,她的性格要比男女主都要明確而鮮明,外冷內熱,冷冽與柔情並存、智慧與美貌也並存。

她喜歡爭權奪利,但是最後她卻因為名譽與情誼而死,對於去刺殺皓天的事情,無疑就是“自殺”,隻是她借了皓天的手。

而最後,被貶黜出皇家的事情,是她意料之外的,為此,李德成與東麗王子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但是最終的結局,她與無痕同年同月同日死,未必不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