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完顏碧君女王風範包裹的女兒心(2 / 2)

完顏碧君無奈之下,一夜之內,逼著仁孝皇後殉葬而亡,從這一點來看,她也是善良的,雖然她恨透了這個妹妹,但是不到關鍵時刻,都沒有想要殺她。

後期,掌握國家大權的她,對待自己的祖國非常善待,甚至於大燕與西涼之間,沒有國防,這就意味著西涼與大燕相通了,在外交方麵給了自己祖國最大的利益,她渴望皓天能夠與琅琅生下皇子,然後傳位給這個孩子,讓大燕與西涼緊緊的抱在一起。

但是,皓天隨著年歲的增長,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而父皇留給他的劄記,讓他的思想突飛猛進,與皇太後的思想已經截然不同了。

而她對於皓天是極其不放心的,所以她一直都不願意歸還政權,對待官員與四國都十分的寬容,以此來拉攏群臣,甚至為了錢財,不惜讓商賈之女入宮為妃,士農工商,商是最沒地位的。

其次在皓天得到政權之後,她直接了當地問皓天掌權之後要做什麼,其實是她心中有個想法,那就是皓天可能會滅西涼,她為什麼會這樣想,一個是一統四國是大燕曆代帝王都想要做的事情,二則,是皓天骨子裏的野心與從小就表現出來的睿智。

他在十歲的時候就知道用“姻親”來拉攏大臣,剛剛當上了皇帝,就開始算計東麗國,讓東麗國的牧民在大燕的東疆的草原上放牧,為的就是讓他們的牧民染上這種奇怪的香味,十年後,用“獵犬”攻破了,守護東麗國的“謎林”,一舉殲滅了東麗國。

所以太後很害怕,皓天親政之後會滅西涼,所以才會迫切地讓皓天與西涼公主生孩子。

甚至為了這個在蘭珍承寵之時,沒有殺她,因為她知道,那個時候如果殺了蘭珍,她與皓天的母子之情就再也不能恢複了,倒不如留著她,以免得不償失。

在壽宴之上,皇太後再一次見識了皓天的本性,所以當看見明兮拿出龍禦令的時候,就意識到這是皓天給明兮設的局,所以要急忙地想要讓明兮走,最後當邊疆的軍隊到了時,殘局已經無法收拾,隻能為了顧全大局,而退位。

退位之後,她不能接受現實,而出現了癲瘋之態,其實主要原因是她覺得皓天太像他的父皇,而她對先皇則是愛恨交加的,隻有愛得深,才會恨得烈。

最後一場戲,就是她的死,霓霜用大量的章節來描寫。

她作為一個和親公主的不易,而且也說了明兮不是皓天對手,而蘭珍更不是,所以也注定,這場戲最後的贏家隻能是皓天。

其次也為皓天從小就鍾情蘭珍的事情做鋪墊,說了“難怪天兒會喜歡你……”的話。

剛開始有讀者提到,不知道為什麼太後為什麼會這樣容忍明兮,等到了VIP的第一章,想必也是大吃一驚的。

別看太後非常的強勢,殺人不眨眼,人人都十分的怕她,但是她對後輩,可是好得不得了的,比如徐南一,徐南一的身世她必須是知道的,若是旁人,隻怕恨不得這個孩子死,但是她幾乎是把徐南一當成親身兒子一樣的疼愛的。

所以盡管他殺了徐南一的母親,徐南一對她也隻有感激。

對皓天就更是好了,可以說沒有她的教導,就不會有將後一統天下的慕容皓天,在將皓天關在暗室時,為了送飯的問題,她罵了後宮的女人為蠢貨,不曉得為皓天送飯,而當皓天沉迷男寵的時候,更是毫不顧忌打皇後……這都是她對皓天的母愛。

而對於妹妹的兩個孩子,如果對明兮好是因為她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對皓軒的好可就沒有了理由了,而通過皓軒對她的感情而言,她對皓軒可是隻有好的,無論是將他們送到禦香閣,還是將皓軒送回益州,都是為了他好,避免他們的兄弟相爭。

她讓徐南一發毒誓不背叛皓天,又狠狠的鞭打皓天讓她不要傷害明兮與皓軒,她太過害怕他們兄弟姐妹之間會相互殘殺,可惜最後她還是沒做成這件事兒。

可能她顧及不上的就是大女兒顏兮了,但是從顏兮對她的態度來看,她也是極其寵愛這個女兒的,因為顏兮是她與先皇相愛時的女兒,想必那時候他們度過了幸福的一段時光。

顏兮與南一同歲,而南一大皓天五歲。

而最後感覺她十分的偉大,雖然西涼拋棄了她,但是她沒有拋棄西涼,她最後是想要回到家鄉的,可是她發現自己已經無家可歸了……

(PS:感覺分析自己筆下的人物是一種享受,有沒有人懂得,都不打緊了,我自己明白就好,這就是我要塑造的形象,也許還有殘缺,但是相信以後會慢慢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