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出奇(1 / 2)

“來人,護送晨陽公主回禦香閣……”太後朝殿外的侍衛命令道,從外入內數名帶刀侍衛,可惜見這殿內,氣氛詭異,皇太後、皇上、公主還有文武百官臉色都不佳,而顯得極其踟躕,不知該如何是好?

太後喝道:“還不快……”,侍衛們這才敢動,朝明兮走去,可惜還未靠近便被明兮一個冷眼嚇退,隻見明兮從衣袖之中拿出塊雕龍的白玉令牌,擋在侍衛麵前道:“這是先皇留下的龍禦令,見此令如見先皇,爾等誰敢動我?”

先皇時期,為了鞏固皇家政權,避免朝中臣子,相互勾結,欺上瞞下,遺誤國情,更是擔憂,有狼子野心的亂臣賊子,敢以下犯上,密謀造反,危害皇族,故此特意組織了一對軍隊,鎮守燕都皇城,名為“禦林軍”,直接聽命於大燕皇帝,不受命於任何臣子。

而龍禦令則是控製禦林軍的唯一信物,見龍禦令如見皇上。

眾人見了龍禦令無一不驚訝,有幾位年長的臣子更是震驚,議論道:“龍禦令不是跟隨先皇與先皇後一共殉葬了嗎?”

“當年皇太後的確是如此交代的,故此調動禦林軍的信物用‘國璽’來代替。”

大臣們的心本就已經飄忽不定,此時見了龍禦令對於皇太後更是有了疑心,紛紛投去了疑惑的神情,隻是鑒於太後平時的威嚴而不敢冒犯相問。

“父皇當年就是擔心有人會對慕容皇家不利,故此特意在駕崩之前將龍禦令傳給了本公主,交代若非到了關鍵時刻,絕對不能使用,這十餘年來,太後垂簾聽政,為了大燕的安邦定國,的確做了不少為國為民的好事兒,但是如今皇上已然成人,國家沒得由女人來管理的道理,自古便有‘牝雞司晨,國運不昌’的說法,為了我大燕的國運,太後理應‘還政於君 、還權於君’。”

明兮本不想惹出什麼血腥來,故此在滿野朝臣麵前還是稍微維護著太後的名譽,未將這“龍禦令”的真相告公之於眾。

當年先皇擔心後宮之中會有變故,仁孝皇後以“仁孝”著稱,麵慈心善,唯恐她遭遇不測,故此將“龍禦令”交給仁孝皇後保管,以防不測,不料終究還是難逃一劫,仁孝皇後便在殉葬前將“龍禦令”留給了晨陽公主。

“你胡說,先皇當年忙於國事,操勞過度,溢血而亡,連傳位詔書都未留下,怎能安排這龍禦令的去處?哀家整理先皇遺物,不曾見到,唯恐心懷不軌之人以不當途徑得到這龍禦令,危害皇城,對新皇不利,故此才會下令說龍禦令隨先皇殉葬而去,以‘國璽’調動禦林軍,以防不測,以定民心,明兮你這龍禦令是哪裏來?是真是假?是偷是搶或是騙?給哀家說個仔細。”

太後問道,麵對今日一係列的意外,這個壽宴很是明顯已經徹底成為這場“皇家政權相爭”的戰場。

“哼?是真是假?這龍禦令獨一無二,用堅硬如鐵的岩石玉雕刻而成,以龍傲天下為圖案,誰能仿出假的來?是偷是搶或是騙?更是可笑,這龍禦令在父皇手中,太後您認為誰能夠從父皇的手中偷、搶、騙?太後您就不要再狡辯了,父皇為何將這龍禦令傳給我,防的就是有一天有人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毀了我慕容皇家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