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在二月至三月,果期為四至六月。具有澀精益腎助陽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功效。
生於城市中的葉詩婷自然沒見過生於藤蔓上的樹苺,她也隻是小時候,爸媽在超市為她買過。真正接觸時,是上輩子她在李家時。李母言明嘴饞想吃樹苺,作為孝順兒媳的她,自然興致勃勃地請命去摘樹莓。待她曆經千辛萬苦,衣服被掛破,手腳生活倒蓬頭遮麵地將樹莓送到李母的麵前。卻被李母說不務正業,不顧家不是好媳婦,一把將摘來的樹苺扔到院外,更是好一番指桑罵槐。
葉詩婷自嘲地搖頭,已不再願去想前輩子她所做的蠢事。
用衣服拖著小心的將樹苺摘下來,找了個陰處小心的擦掉上麵的絨毛和灰塵,慢慢地吃了起來。
吃完,掏出口袋中的紙巾仔細將嘴唇擦幹淨。
葉詩婷從小衣食不愁,也養成了很好的生活習慣,很愛幹淨,那怕是在李家要幹一大堆的活,她也是將自已打理得幹幹淨淨。袋中更是習慣性地放著折疊好的紙巾,哪怕是李母再怎麼樣嘮叨,葉詩婷仍然是堅持著這一習慣。
葉詩婷吐出一口氣,起身將自已打理好。忽然,手指碰到腕上的一條銀鐲。
銀鐲樣式普通,簡單的樣式普通的花紋,正中間鑲著一粒花生大小的白玉。
這是在她五歲時,外婆親手為她戴上的。外婆家在那****的十年時,家破人亡隻留葉母一人。這銀鐲據外婆說,是她們家的傳家之寶。傳女不傳男,雖然這麼一個品相普通的銀鐲,看不出任何奇特處,但仍然謹記祖訓一代代地傳了下去。
那些媳婦們,見這銀鐲實在普通,自然樂得做個好人。
銀鐲交給葉詩婷後,外婆撒手人寰。她也從此再也沒有摘下來過,一戴就是二十多年。
葉詩婷小時候也曾幻想著,這銀鐲是不是有寶藏機關什麼的。一番搗鼓下,事實證明這真的是一個很普通的銀鐲。
正要將銀鐲塞回衣袖中,突然,銀鐲上的白玉在陽光下閃過一道紅芒。
葉詩婷眨了眨眼,從手腕上退下銀鐲放至陽光下仔細照射著,沒有發現一絲的異樣。
“大概是我眼花了!”葉詩婷搖了搖頭,將銀鐲戴回手腕,起身撿起竹籃帶著大半籃的豬草,往回村的方向而去。
葉詩婷這時並沒有發現,手腕上的銀鐲,隨著陽光的照射不時的閃過一絲紅芒又瞬間消失不見。而銀鐲正中的白玉,其正中間緩緩地起了一個小紅點,隨著時間的過去,小紅點越來越多,逐漸占據了整個白玉。紅點越聚越多,在白玉整個被紅點占滿時,紅點緩緩旋轉起來,如同水中漩渦般生生不息。
已時近正午,葉詩婷曬得頭腦發暈,腳底磨了不少的水泡。她現在不會傻傻地趕回去做午飯,自然不急著趕回去。走一會兒歇一會兒,待她走近村外時,大部分人家已開始做午飯,煙囪升起白煙,陣陣香味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