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是一個過程,一個持續的過程。想成一事,就要一件件小事慢慢兒地做,積少成多,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大道理,誰都會說,但是,能夠真正“堅持”下來的人很少。有些人,習慣用嘴來做事,有些人,做事隻是習慣。有些人,做事是怕別人說失敗,為不失敗而堅持。有些人做事,為成功,為了成功的目標而堅持。堅持常常是成功的代名詞。
一位資深的廣告公司文案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記者問她成功的感悟時,她隻說了兩個字:“堅持。”
6年前,她是一家棉紡廠的下崗人員,除了愛好文學之外,她一無所長。
那年夏天,她深愛著的那個乖男孩也向她提出了分手,男孩說,他的媽媽覺得女孩子不能沒有工作。
她笑笑,看著男孩遠去。
為了愛情,她來到這家隻要有創意不必有文憑的廣告公司。
應聘的有上百人,大都是美院和藝術學校的大學生,他們朝氣蓬勃,青春煥發,他們才華橫溢,且有作品得獎。在招聘過程中,她一遍遍地問自己:是不是應該放棄?直到輪到她時,她的心中還在問自己:是不是應該放棄?
她看到了和藹可親的經理。就在他善意的一笑中,她突然有了勇氣。
她想搏一搏。幸運的是,經理愛好文字,文人之間總有別人無法言傳的默契,更重要的是,經理讀過她的詩。
很傳奇地,她被錄用了。
但是她很快發現了自己與別的創意人員的差距,她的點子經常不能想到刀口子上,等到別人設計出來,她才有一種如夢方醒的感覺。
廣告公司的收入按照業績取酬,整整6個月,她的工資是最低的,除了勤雜工,就數她了。
她覺得自己並不適合這份工作,準備放棄。當有人因為承受不住工作壓力而轉行時,她隨時都想把口袋中的那張辭職報告拿出來。
但是,她不願就這樣輸了。
其實,她有那個天分,隻是在文學和文案之間,還有一段過渡的時期。6個月後,她的第一個創意被公司采納。再一個月後,她為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做的廣告詞,那家公司竟然沒有改動一個字。
那兩則成功的創意撕毀了她黑暗的世界,希望的曙光已經降臨。
從此,她的創意點子如火山一樣噴發,有時候甚至連她自己也不明白會如此適合幹廣告策劃這一行。
成功也許真的隻是一種“堅持”,當成功與失敗的比例是三七開時,堅持的時間越長,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凡是堅持,不屈不撓,就有了贏的姿態。
生活就猶如跑步,有時也會遇到自以為跨不過去的坎,覺得這次真是自己的極限了,但我們咬咬牙,堅持、堅持、再堅持,最後卻發現自己也安然走過了。這個時候我們會收獲一份喜悅和感動。生命韌性的極限超乎我們的想象,需要實踐的探測。正是這樣的經曆,當日後再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就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力量支持。我們就是這麼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