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價格,馬孝全也是咋舌不已。
不過也好,黑市上炒的越凶,他這邊就越能盡快的銷售掉。
打出來的水並不能保存太久,否則會發臭變味,馬孝全上一次從現代社會拿回來的水檢測裝置,一來是測量水中的礦物質有多少,二來則是測水的大致保質期。
從野山水“出場”算起,大概可以保存四個月,也就是,馬孝全最早進的一批水已經接近了保質期,如果再不銷售的話,這批水肯定會變味無法銷售。
為此,馬孝全命令將最早的一批水放開銷售,並且告訴來買水的人,要他們買上不要存放,最好是盡快喝掉,因為水有一定的保質期,錯過保質期再喝,馬孝全不負任何的責任。
馬孝全該做的已經全都做了,至於那些買了水的人回去喝還是不喝,這個馬孝全就管不著了
張家自從得到了野山水價格畸高的消息後,也是按耐不住,頻繁的來找馬孝全,要求提高野山水的進貨價格。
可是此時此刻張家能產出的野山水量已然大不如前,且品質也越來越不行,有很多次,馬孝全在品嚐過樣品後,當即就拒絕了進貨。
這回可把張豪急壞了,不單單是著急,張豪簡直是後悔莫及。
十幾前他還暗自得意的認為自己的製水成本低給馬孝全的進貨價高,現在野山水的價格突飛猛漲,已經遠遠的超出了他的預期,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馬孝全不僅能夠快速的回本,其所賺的錢數,也是遠遠的超過了他張家所賺的錢數。
張豪找馬孝全,要求分一部分紅,馬孝全含含糊糊裝聾賣傻,硬是把這事給擱淺了過去。
張豪當然心有不甘,回家後和族中的老資曆一商量,決定耍陰招陰馬孝全。
張豪的陰招有三步,第一步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雖然他張家還能產出一些野山水,但品質大不如前,那麼,他張家何不從馬孝全的手中回購野山水,倒賣吃差價;第二步是“以次充好”,即買來真的野山水後,勾兌上其他的水,雖然在味道上有些欠缺,但是保質期卻能延長一個來月,以達到擴大銷售的最終目的;第三步,張豪給其命名為“以逸待勞”,簡單點,就是暗中公開野山水的製水成本價,讓馬孝全手中捏著的野山水全部憋住,直至過期,以此來讓馬孝全虧損。
不得不,張家這三步是一步比一步狠毒,如果真得實施開來,馬孝全的確有很大的危險。
隻是張豪太過自信,應該他張家的人都太過自信了。
馬孝全早在抬高野山水價格的時候,就分析過張家可能會做的事情,雖然張豪滿口的誠信講道義,但他張家始終是豪商世家,始終會把利益排在第一位,這一點,馬孝全比誰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