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展中存在問題探究(1 / 2)

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展中存在問題探究

體育教育

作者:陳龍 餘文昱

摘 要 體育是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體育課程則是體育的直接體現方式。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發展至今經曆了許多的變化,其中存在著種種問題,如高校體育課程理論薄弱、發展出現困惑、缺乏有效的教學模式、評價機製不完善等。本文旨在探討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指出問題相應的建議。最後得出結論:完善體育課程目標;優化體育課程設計;緊抓體育課程實施;加強體育課程評價。

關鍵詞 普通高校 體育課程 問題 建議

21世紀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社會的發展,體育的進步,課程的改革等等一係列變化充斥著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發展。在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中,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發展也會遇到種種問題,而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推動發展,是我們體育人應該做的。

一、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展中存在問題

(一)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理論薄弱

1.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理論發展曆史較短。對於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發展大致可以歸結從改革開放以後,到目前為止差不多有三十幾年,在這其中有成功,有失敗,有經驗,也有教訓。而對於一個成熟理論知識的建立,我們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驗證。

2.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缺乏權威理論體係。一方麵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發展時間較短,另一方麵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並沒有注重理論知識的構建,因此,到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還缺乏真正成熟權威的理論體係。

3.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展方向還未明確。隨著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的逐年下降,我們在不斷地摸索公共體育課程的發展方向,就現在各個高校已呈現出不同的公共體育課程,我國未來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展方向還需進一步探索。

(二)學校體育教育目標概念混淆不清

1.學校體育教育目標缺乏明確的理論指導。高校培養目標、體育課程目標及體育教學目標缺乏完整的理論體係支撐,學校體育課程構建與教學改革出現脫節。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政策指導,高校體育教育還需國家更多的重視與培養。

2.學校體育教育目標未能突出核心價值觀。許多學生認為體育課沒有學到東西,從而產生了“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課”的心理狀況,這說明我們體育工作者沒能體現學校體育的核心價值,沒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校體育課程的魅力所在。

3.學校體育教育目標與實際教學存在偏差。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五個基本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體育工作者往往過於重視考試結果,而忽視了過程本身的重要性,沒有真正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造成了教育目標與實際教學的偏差。

(三)學校體育課程建設發展出現困惑

1.學校體育課程建設發展缺乏科學規劃引導。學校體育課程的發展時間短,沒有形成科學的理論體係來支撐課程建設。各種觀點沒能有效統一,缺乏有效的理論指導。

2.學校體育課程設置內容繁多未能突出重點。課程設置不合理,內容多而雜,沒有突出與教學相關的特色教材。例如:橋牌、台球等,很難體現出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來增進健康,若把他們放在俱樂部而不是體育課程中,或許會較好些。

3.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設計思想未能相統一。學校體育課程並沒有解決教什麼、怎樣教、如何教學效果最優化、怎樣才具有操作性的教學設計思想,教師大部分是以自身經驗為主觀意識進行教學。

(四)缺乏有效的體育課程與教學模式

1.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內容陳舊教學模式單一。體育教師缺乏創新性,大多照本宣科進行教學,沒有及時更新課程內容,並仍沿用舊時代的教學模式,缺乏互動、沒有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2.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缺乏有效實施。課程設計與實際教學存在差異,往往不能按照既定規劃進行有效實施。教師普遍仍以個人經驗進行簡單的“機械教學”,使得體育課程枯燥乏味。

3.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缺乏優秀精品體育課程。在普通高校中公共體育課相對於其他課程,缺乏優秀精品課,缺乏一種榜樣的力量。從而相對於其他課程少了不少學習借鑒的機會。

(五)課程與教學評價機製理論不完善

1.課程與教學評價體係尚不成熟。缺乏科學的評價體係,無論從教師角度還是學生角度都沒有一套可靠的評價體係。大多數評價則是通過一般的“物理考評”,如:到課率、出勤率、期末成績等。這樣並不能真實有效的達到評價目的。

2.評價缺乏長期係統的跟蹤調查。大部分評價純粹為了應付檢查,零零碎碎進行評價考評,缺乏係統長期地跟蹤調查。不利於評價工作的後期總結及經驗教訓的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