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
陶如軒便整理了一下思路道:“鄉鎮這一塊的發展一直沒有什麼規劃,改革發展這麼多年,都是邊幹邊摸索,吃了不少虧,也走了很多彎路,比如我們王顯鎮現在的集鎮規劃就很不合理,街道寬窄不說,兩邊的建築也沒有整齊劃一,有的凸出來一大截,連街道也占了小半個,有的則凹進去了一大截,門前看上去像個小廣場。我覺得如果要發展,就需要有一個從人居環境到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如果我們能從外麵請一些專家來,對全鎮今後五至十年,甚至更長遠的發展做個整體設計,那麼就為全鎮今後的發展定下了方向和目標,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也不至於無的放矢。”
陶如軒說完了,黃兆龍卻嗬嗬笑了起來,半天才道:“你這個想法很好,也比較符合實際,年輕人有你這樣的遠見很不易。”
說到這裏,黃兆龍又沉默了一會,卻話鋒一轉道:“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能在王顯鎮待多長時間,你難道就準備一輩子都在王顯鎮待下去嗎。恐怕不會吧。你離開王顯鎮後,繼任者會不會按照你設計的一套思路和方案繼續幹下去,會不會又有新的思路和方案。毫無疑問,肯定會有的,人和人的想法本來就不一樣嘛。這也就是說,你走了之後,你的一套思路和方案也就等於作廢了。而且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遷,所謂的設計規劃恐怕也隻能做個參考。所以說咱們現在無論花費多大的時間和精力來設計規劃都是白費,還是著眼現在,謀劃明年吧,這樣雖然目光短淺了一些,但是更加現實。你說呢?”
黃兆龍的想法是典型的經驗主義,陶如軒早有心理準備,便繼續做起了說服工作道:“你考慮的也是現實問題,不過我覺得我們設計好之後,可以申請縣委縣委把方案一盤子定下來,這樣一來,無論誰來王顯鎮都必須按照這個發展思路來,那也就不用擔心什麼了。”
黃兆龍顯然對陶如軒的想法還是持不同意見,卻不想爭執了,淡然笑笑道:“好吧,你可以試試。不過,有句話我覺得還是給你說了的好,發展規劃方案從來都是領導在定,省市縣的發展規劃總有人做,卻不是一定被執行。”
陶如軒不得不承認黃兆龍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幾年之後,寧樹斌走了,就連縣裏的發展規劃恐怕也要被繼任者推翻,更別說是一個鄉鎮的發展規劃了,到時候縣裏沒人提了,誰還會管你什麼王顯鎮的發展規劃。
想到這裏,陶如軒不禁有些悵然,卻還是不甘心。
從黃兆龍辦公室出來,陶如軒又考慮了一個下午,便想到了孔真炎,覺得如果能通過人代會定下來,那便有了法律效力,今後誰想改也不可能了。陶如軒不禁一陣興奮,就去找孔真炎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孔真炎卻有些為難,說鄉鎮人代會權力有限,恐怕不好定,讓陶如軒請示一下縣人大
陶如軒又跑了一趟縣人大,問來問去,沒有一個人能當家的。陶如軒隻好找縣人大嚴主任。嚴主任倒是非常支持,卻還是拿捏不定,說原則上同意,但讓陶如軒請示一下縣委,如果縣委通過了,人大這裏也沒問題。
陶如軒隻好再次硬著頭皮去找寧樹斌。寧樹斌也表示應該支持,又說了一大堆有規劃發展的好處,卻並沒有下結論,說現行法律法規沒有這方麵的規定,讓陶如軒問問市人大的意見。
照這樣推下去,這件事情恐怕要推到中樞才能得到解決了。前前後後跑了將近一周時間,卻是這樣的結果,陶如軒不禁有些泄氣。看來這一次還真讓黃兆龍說準了。
盡管如此,陶如軒還是在年前跟省農大做這方麵課題研究的同學曾雲聯係了一下,希望能得到曾雲的幫助。曾雲也表示支持,但同時提出一個三萬元的經費問題。陶如軒有些為難,說鄉鎮經費緊張,又訴了半天苦,問能不能少一些。曾雲倒是很大方,開了兩句玩笑說,可以少,但至少不能低於兩萬,又說這已經是底線了。兩萬元倒是不多,但是黃兆龍那裏能不能通過還是個問題,陶如軒隻好說再考慮考慮。
已經臘月十幾了,陶如軒想盡快把事情定下來,就想再去跟黃兆龍談談。不想陶如軒還沒來得及找黃兆龍,黃兆龍倒先找上門了,進陶如軒的辦公室就這兒看看哪兒瞅瞅,好像從來沒來過一樣。
實事上,黃兆龍也確實很少來陶如軒的辦公室,往常的班子會要麼在小會議室召開,要麼在黃兆龍自己辦公室召開,黃兆龍有什麼事,也是讓於定順過來傳話,讓陶如去他辦公室談。盡管黃兆龍這麼做有些拿架子的意思,陶如軒倒也沒跟他計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