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舊案重提
過完年,南邊暖暖的春風就跟著吹了過來,天氣也一天比一天暖和了起來,似乎春天已經在眼前了,可汾城的老百姓都知道這不過是春天的假象,接踵而至的倒春寒會把人們重新拉回寒冬的現實。
也許是氣溫回升的原因,顧平今天的心情很不錯,跟賈先生在大酒店共進午餐後,又讓陶如軒跟他一塊去大酒店後麵的小花園散步。陶如軒就決定給顧平重提紡織廠的事情了。老吳死的太冤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那麼不明不白地走了,要是沒個水落石出,這世界就沒有公平、正義可言了,老百姓的心也就跟著冷了。
“顧書記,紡織廠老吳的事情,您還記得嗎?”陶如軒試著提了一下。
顧平駐步哦了一聲,沒有說記得也沒有說不記得,而是反問道:“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還是聽到了什麼?”
陶如軒就整理了一下頭緒道:“老吳上訪的事情本來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也算是有了個結果,可民憤並沒有平息,紡織廠又是縣裏的重點企業,所以議論之聲就很多,都說老吳死的不明不白。”
顧平凝眉道:“老吳不是自殺的嗎,這一點公安局是有結論,還有什麼疑問?”
陶如軒道:“關鍵問題就在這裏,大家對公安局的意見並不認可,有些人說已經做好手腳,公安局隻是匆匆驗看了一下,可能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還有一些人說的就更難聽了,說也公安局被收買了。”
顧平停在那裏久久沒有說話,想了一陣,忽然問陶如軒道:“小陶,你能告訴我,你為什麼要把這件事情重新提出來嗎?”
陶如軒就知道,顧平這是在懷疑自己的動機。官當的越大疑心就越重,防著對手,更要防著身邊的人。
“顧書記,我知道這件事情可能會讓您為難,但我還是希望您能過問一下。”不管顧平怎麼懷疑都不為過,陶如軒覺得自己必須站在公允的立場上說話,“至於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第一,現在汪建設已經被省委帶走了,而老吳的事情依然在老百姓心懸而未決,不免要把這筆爛賬算在您的頭上。第二,老吳死的當天,我和梁紅豔是去過現場的,確實存在很多疑點。如果不查個水落石出,也有損於社會的公平、正義。恐怕會冷了老百姓的心。”
陶如軒說完後,發現顧平的臉色竟越來越難看。顧平快步往前走了幾步突然停了下來,轉身想要給陶如軒說什麼,卻又沒有說,繼續前行。
陶如軒不便再說了,隻好緊跟著。走到一個慘敗的花壇前麵,顧平終於停住了腳步,用低沉的聲音厲聲道:“這種事情,你以後最好少說!”
這是顧平第一次向陶如軒發火。陶如軒不知道怎麼回事,更不能去問,隻好在一旁站在,心裏疑慮重重,就懷疑紡織廠的事情可能跟顧平有牽扯,但又沒有任何跡象能說明這一點。
過了一會,顧平終於平靜了下來,緩緩道:“小陶,請原諒我剛才的態度。你能把老吳的事情提出來,說明你給我說了實話,我應該感謝你才對。但是……”
顧平說了半截又卡住了,像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不便明言,最終還是說了起來接著道:“紅豔同誌已經被毀了容,也算是老天對她的懲罰,她能堅持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能再給她雪上加霜了,該了結的不該了結的也都了解了吧。”
陶如軒這才意識到,梁紅豔一直以來跟袁世貴的關係。當初袁世貴收購紡織廠的時候,中間就是梁紅豔說的話,可梁紅豔並沒有給顧平說,而是給汪建設說的,那麼這三個人的關係就真的有些複雜了。現在汪建設被判了刑,梁紅豔也成了那個樣子,誰又能真正說情這裏麵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或許這件事將變成汾城官場的一件謎案。
也許是往事勾起顧平的回憶,他便站在慘敗的花壇前點了一支煙,慢慢地抽了起來,因為沒有風,煙霧便在他頭頂籠罩著,彌久不去,他就看上去像一個被從裏麵點燃了的草垛一樣。
陶如軒就在一旁猜測顧平跟梁紅豔的關係,卻也隻能以糊塗賬論之。
就在這時,陶如軒的手機響了起來,是縣委辦主任唐新華打來的,問顧平在不在,有工作要向顧平彙報。
陶如軒便捂了手機對顧平道:“是唐主任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