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期限
生活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島和堪察加半島沿海的海獺善於遊泳和潛水,它體長1公尺左右,尾長約30公分,隻是在休息和繁殖的時候才著陸。它前肢短小,後肢較長,寬大而扁,長長的尾巴像舵那樣在前進時掌握方向。
海獺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動物,它非常喜歡吃生活在50米以下的海底的硬殼動物,如海膽、貽貝、蛤子等。但海獺每次的潛水時間隻有4分鍾,也就是說,在這4分鍾裏,它必須潛到50米以下的海水裏去捕獵;如果超過了4分鍾,它就會溺死在水裏。所以,時間對於海獺來說就是生命。每一次捕獵,海獺都是以倒計時來計算的,並且必須用上整個生命。
有生命的石頭
生石花,原產於非洲南部及西南地區,常見於岩床縫隙、石礫之中,被喻為“有生命的石頭”。在幹旱季節,其植株萎縮並埋覆於礫石沙土之中或僅露出植株頂麵;當雨季來臨又快速恢複原來的株型並長大。因此若非雨季生長開花,在原產地的礫石中生石花是很難被發現的,這是它為了防止小動物掠食而形成的自我保護天性,稱為“擬態”。
梭梭:沙漠“美男子”
梭梭樹是一種長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為牲畜的飼料,名貴中藥蓯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蓯蓉具有獨特的補腎、抗老年癡呆、保肝、通便、腫瘤輔助治療、抗輻射等10多種藥用功能,被譽為“沙漠人參”。梭梭材質堅重而脆,燃燒火力極強,且少煙,號稱“沙煤”,是優質燃料,又是搭蓋牲畜棚圈的好材料,還可用來防風固沙。梭梭被喻為沙漠“美男子”:枝杆精細,泛著白色;枝葉嫩軟,泛著黃灰;根係發達,深紮沙土;風來吹不倒,沙來難摧折;有雨吸附,無雨自釋;藍天下,絢麗迷狂,遼闊挺拔。這就是梭梭,偉大的沙漠植物。
伊朗最大鹹水湖10年縮水80%
兩年內或徹底消失
由於氣候變化、灌溉農田以及攔河築壩等影響,世界最大鹹水湖之一的烏爾米耶湖在10年內縮水80%,並可能在兩年內徹底消失。
專家稱,在過去10年間,烏爾米耶湖已經縮水80%,麵積隻剩下1000平方公裏。覆蓋有鹽的岩石曾經在水下深處,現在卻處於沙漠中間。專家們擔心,如果不采取措施,這個過去多年一直作為旅遊勝地和火烈鳥、鵜鶘遷移駐留點的地方,可能在兩年內徹底消失。
伊朗政府開始喚醒公眾意識,鼓勵農民放棄浪費做法,采取滴灌、種植抗旱作物等方法節省用水。
冰島水晶冰穴 酷似海浪被凍結
冰島最珍稀的國寶莫過於神奇的水晶冰穴。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6日報道,英國威爾特郡49歲的攝影師羅伯·洛特(Rob Lott)在2014年2月造訪了冰島的瓦特那(Vatnajokull)冰川,當穴內晶瑩剔透的冰塊在他眼前延展開來時,竟讓他產生了巨浪好似在瞬間凝固的錯覺。羅伯將這種難以言說的美景描繪成他人生中最離奇的經曆。
事實上,瓦特那冰川並非真的是所看到的那樣靜止不動,其底部的水時刻都在緩慢地流淌著。通常,冰川在一年裏平均移動的距離不過幾毫米。瓦特那冰川占據了冰島近8%的國土,是歐洲麵積最大的冰川,冰川最厚的地方寬達3281英尺(約1000米)。在巨型冰川下1000英尺(約330米)處流動著地熱溫泉,也正是它們才造就了冰川洞穴。
延伸訓練
一、請以“諦聽天籟”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於800字。
思路引擎:觀察景物若單靠視覺這一感官,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往往難以深刻地感受事物與立體地描繪景物。我們要學會運用多種感官感受景物,要開放五官,充分地欣賞景物。“天籟”指自然界的聲音,這要求選材選得準,選得巧。“諦聽”不僅在於細細地聽,更在於深深地思;不僅在於對自然界某種聲音的詳細描寫,更在於要寫出聽後的感悟。怎樣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法去描寫“諦聽”,如何寫出不落俗套的見解認識,這是寫作本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