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還沒到三益大廈就停住了腳步。他猛地扭回頭,看那領路的老人還在不在。沒影兒了。年輕人的心先一鬆,接著就越來越緊,仿佛被他自己的手狠狠地捏著。他是在下地鐵車廂後,從老人一側的衣兜裏,竊走了老人的錢包,那錢包裏究竟有些什麼,他還沒機會檢看。他向老人問路以及問過老人又去問賣報的,無非都是轉移老人的注意力,萬沒想到的是,這位老人卻向他展示出了十二萬分的善意……這世界上還真有善嗎?真有信任嗎?甚至會信任他這樣的一個生命?……他的行竊史還很暫短,為使自己這樣的行為跟還沒泯滅的良心不至於激烈衝突,他總對自己說:這世道哪有什麼真正的同情、善意與信任?……一種濃釅的悔意湧上心頭,他想馬上找到那不見身影的老人,把錢包奉還……他朝三益大廈的反方向快走了幾步,卻又站住了。他在悔的邊緣徘徊。他還是覺得以他個人的遭遇而言,像這位老人這樣的社會存在還太少,他還不能放棄他的報複心理……

那花甲老人是在綠地的長椅上坐下休息時,才發現自己丟了錢包的。那個聲稱要去三益大廈的年輕人,自然立即成了他心中的疑犯。他把整個過程細細地回憶了一遍。他心中旋出絲絲悔意。難道無私助人在眼下的世道裏是一種奢侈甚至一種癡愚?難道世道已經發展到不可以信任任何一個陌生人,甚至連熟人也必得心存戒心?……他的心思也一直在悔的邊緣徘徊。當他往家裏走去時,他這樣想,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斷定是那年輕人偷竊了自己的錢包,自己以後要把錢包保護得更好就是了:他以十二分的善意去幫助陌生人並沒有錯,這樣的事情過去倒是做得太少了,而且,應該有更多的人樂於以自己的行動——哪怕隻是熱情為人帶路這樣的小善,來點滴增加這社會的人際溫暖與親善……

(選自《時文選粹:用生命敲擊世界》)

思考練習

1.小說在刻畫人物上,除運用神態描寫外,還采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試舉例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輕人“悔”的是什麼?結果如何?花甲老人“悔”的又是什麼?結果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樣是心生悔意,但年輕人是“一種濃釅的悔意湧上心頭”,老人是“他心中旋出絲絲悔意”,試簡析兩個黑體字的準確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