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歲那年曾遠行(節選)(1 / 1)

18歲那年曾遠行(節選)

閱讀鑒賞室

作者:雪小禪

那年,我18歲。高三,黑色的七月。

我落榜了。

……

那天,父母都去上班了。我忽然有了一個念頭:我要離開這裏,越遠越好,這個地方,實在不能待了!

說幹就幹!我找了幾件衣服,然後把母親錢包裏所有的錢全掏幹淨了,大概有七八十的樣子。我給他們留了一張紙條:我去散心了,不要找我。我沒事的,會回來的。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裏,反正我就是要走,不能留在霸州了,這個地方太可怕了!

我騎著自行車出了門,一直往東騎。東邊是天津,去天津嗎?在騎上了那輛半新不舊的斯普瑞克之前,我還在猶豫去哪裏;在上了自行車之後,我決定了,我要去北戴河,我要去看大海!

之前,我騎車最遠去過白洋澱。白洋澱離我家隻有60公裏,還是和同學一起去的。我曾經說過很多次要去看大海,但我說了好多年,一直停留在嘴上。

決定了18歲這年,我要去看大海。

我的心情還是非常沉重,眼睛裏一片模糊。我有些傷感,卻覺得自由了,終於沒有人問我分數了,終於沒有人問我是不是考上大學了。

一直向東,我的腿開始發沉,嘴開始發幹,但我一直堅持著。出太陽了,很毒的太陽,道上隻有我一個人,我一個人向東,一直向東。

……

到達山海關時,我又黑又瘦,那已經是兩天以後了。

當我看到“天下第一關”幾個字時,我把自己那輛破自行車舉過了頭頂。年輕的時候,我是多麼有勁又多麼狂熱啊!

我看到了大海!

我躺在海邊的沙灘上,忽然覺得有什麼東西熱熱的,一直流進我的耳朵裏。開始我隻是默默流淚,後來,我幹脆放聲大哭,哭的聲音很快被海浪聲淹沒了。和那些咆哮的海浪聲比起來,我的哭聲是那樣小,甚至微不足道。

我就在海邊一直待了3天,幾乎花了所有的錢,買了好多珍珠項鏈,撿了好多貝殼。我無比迷戀著海,看著海浪退了來了來了退,我想通了,人生也是如此,進進退退,不可能一直向前的。我也決定了,回去複讀!盡管我那麼不願意上“高四”,雖然我要低下頭忍耐一年,可是,我真的想讀大學!

回到家時,父母哭了。

……

第二年的七月,我考上了大學。

感謝18歲那年的遠行,它讓我明白,有些人生必得經曆挫折,有些花兒必得等待春天。雖然有些花兒的春天來得晚一些,但每一朵花兒,必有它自己花開的模樣。

(選自《中國青年》)

品讀賞析

本文敘述生動有味,詳略得當。作者選取高考落榜後離家遠行的一段來寫:那次遠行,在“海邊”就待了3天,在路上來去就更多天了。作家雪小禪在寫到離家那段時,真可謂潑墨如雲,極盡渲染之能事。而寫到回家和後來考上大學時,僅一兩句一筆帶過,又可謂惜墨如金,又將經過交代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