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1 / 3)

芋頭

芋頭,學名芋艿,也叫芋根、毛芋、土芝,球莖呈卵圓形,富含澱粉,既可當做蔬菜食用,也可作為糧食充饑。芋頭一般分為三類,即白芋(魁芋)、香芋(黃芋)和野芋。

芋頭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據科學測定,每100克中含熱能1384.9千焦,碳水化合物17.1克,蛋白質2.2克,膳食纖維1.0克,灰分0.9克,脂肪0.2克,,鉀378毫克,鈣36毫克,鈉33.1毫克,鎂23毫克,鐵1.0毫克,鋅0.49毫克,銅0.37毫克,錳0.30毫克,磷55毫克,硒1.45微克,胡蘿卜素160微克,維生素A27微克,維生素B10.06毫克,維生素B20.05毫克,維生素PP0.7毫克,維生素C6毫克,維生素EO.45毫克。

消炎鎮痛,有助消化

生芋內服可治淋巴結腫大,外用可消炎,消腫,鎮痛。芋頭質地細軟,易於消化,適宜胃弱、腸胃病、結核病人食用。

預防齲齒

由於芋的含氟時較高,故對飲用水中含氟量較低的地區,可適量多吃芋頭,以彌補氟的不足,對預防齲齒有益。

藥用功效

祖國醫學認為,芋頭性平味辛,入胃、大腸經,有益胃、寬腸、通便、解毒散結、補肝腎、止熱渴、添精益髓、消炎鎮痛、破血散瘀的功效,可以治療大便幹燥、硬結、婦女惡露不暢及腫毒、甲狀腺腫、腸中癖塊、關節炎、乳腺炎等病症。

科學食

用方法

·芋頭的澱粉含量極高,因此可當作主食,不管是油炸的、烤的或水煮,都十分可口,很容易填飽肚子。冬季吃火鍋時,先切成小塊,在油中炸一下,再放入火鍋中,可使火鍋的湯汁更香醇,吃起來入口即化。如果切塊後加水煮熟,加一些砂糖,就成為香甜的芋頭湯,熱食或冰涼後飲用,更是點心中的極品。

·芋頭的莖也是食用蔬菜之一,選取比較嫩的莖,將外皮上較粗的纖維撕除,然後切塊用大火快炒、等到軟化後,調入豆瓣醬和適量的水,煮到湯汁減少的時候就可以了,這時的芋莖吃起滑嫩香甜。

·大芋頭的四周有時會冒出一些如雞蛋般大小的芋頭,而菜販子常將小芋頭收集起來另外出售。這種小芋頭削皮十分費事,可洗淨後用水煮。煮熟後冷卻直接用手剝食,味道比大芋頭還好。

·許多人在削芋頭的時候,常被芋頭“咬”得奇癢難忍,那是因為芋頭皮內層含有一種叫作草酸堿的粘液,如果皮膚碰到了,就會產生劇癢。有這種情形發生時,立刻用熱鹽水浸泡,或是用鹽搓揉發癢的皮膚,還可以到火上去烤,或者用生薑搗汁擦拭,這樣均可止癢。為了避免類似情形發生,在削芋頭時最好戴上手套。

不宜

·芋頭不能像紅薯一樣生吃,否則會刺激喉頭,使人遭受痛苦。芋頭含較多澱粉,多食容易脹氣,故脾胃虛弱、便溏者宜慎食。

·高血壓並發腎功能失調時不宜食用芋頭。高血壓並發腎功能失調時,食用含鉀多的芋頭會因尿少使體內鉀蓄積,導致高鉀血症。

·服安體舒通、氨苯蝶啶及補鉀藥時不可食用芋頭。安體舒通和氨苯蝶啶為留鉀排鈉類利尿藥,服用此類藥和補鉀藥時可使血鉀升高。芋頭為含鉀量高的食物,服以上藥物時食用芋頭可出現高鉀血症。

·由於芋頭質地比土豆細軟,又不含龍葵素,易於消化,因此很適合腸道病、結核病及幼兒和恢複期病人食用。

精選食譜

桂花芋頭

[用料]

小芋頭500克,白糖200克,花生油50克,糖桂花鹵10克,食堿5克,濕澱粉適量。

[做法]

1.芋頭去皮洗淨。炒鍋置於火上,放清水500克、食堿5克,放入芋頭,用漏勺底不斷攪動,約5分後用漏勺撈起晾涼(不要用清水衝涼)。

2.將芋頭放入碗內,放入白糖100克,上籠蒸約10分鍾,取出倒扣在大盤內,潷去碗內糖水,取出碗待用。

3.將炒鍋置於火上,放清水80克、白糖100克,煮沸後用濕澱粉勾芡,放入糖桂花鹵,淋上花生油,均勻澆在芋頭上即成。

藥膳食療方

芋頭大米粥

[用料]

芋頭250克,大米500克,食鹽適量。

[製法]

芋頭去皮,切成塊狀,與大米加水煮粥,加食鹽調味。

紅糖芋頭末

[用料]

芋頭1000克,紅糖250克。

[製法]

將芋頭煆灰,研末,與紅糖和勻。

馬鈴薯

馬鈴薯又名土豆、山藥蛋、地蛋、洋芋、山芋、洋山芋、洋番薯等,有春種馬鈴薯和秋種馬鈴薯。春種馬鈴薯肉質細嫩,秋種馬鈴薯含澱粉量高。

馬鈴薯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據科學測定,每100克馬鈴薯中含熱能1330.5千焦,碳水化合物16.5克,蛋白質2.0克,灰分0.8克,膳食纖維0.7克,脂肪0.2克,鉀342毫克,鎂23毫克,鈣8毫克,鈉2.7毫克,鐵0.8毫克,鋅0.37毫克,錳0.14毫克,銅0.12毫克,磷40毫克,硒0.78微克,胡蘿卜素30微克,維生素A5微克,維生素B10.08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維生素PP1.1毫克,維生素C27毫克,維生素EO.34毫克;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和泛酸、果膠、檸檬酸、乳酸和大量鉀鹽及龍葵堿。

可治胃病和心血管疾病

馬鈴薯對消化不良及利尿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血管病患者的良藥,也是優質保健食品。馬鈴薯所含的泛酸,是製造乙酞膽堿的原料,乙酞膽堿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多食泛酸可使血壓穩定,可防止動脈硬化症的發生。因此,馬鈴薯是老年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品之一。馬鈴薯所含的粗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和加速膽固醇在腸道內的代謝功效,有通便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此外,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吡哆醇),還含優質纖維素,能在腸道中被微生物消化後轉變為吡哆醇。吡哆醇可防治動脈硬化。多吃馬鈴薯可減少腦出血的發病率。

馬鈴薯可促進頭發再生

馬鈴薯有治療神經性脫發的作用,用生馬鈴薯片反複塗擦脫發的部位,對促進頭發再生有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