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邏輯思維中,一直有這麼一個理論:家是我們心靈最柔軟的一個角落,在這個角落裏我們放鬆,我們真實,我們滿足,我們安全,我們因一家人相親相愛而變得幸福、快樂。把家始終放在心靈最重要的位置,會讓我們感覺生命是如此安全和踏實。
怎麼這麼說呢?想想看,我們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首先麵對的就是親情,它是愛之源,是我們走向世界的出發點。從這裏出發,生命不過是一趟或長或短的旅行,途中經過的風景終會如繁花,開了會敗,唯一不會凋謝的,隻有家人溫暖的愛。當生命漸漸走向成熟,一切浮華都將褪去之時,唯有家的安寧和家人的平安才會讓我們覺得這是最實在的幸福。
令人矚目的位置、報酬豐厚的工作,終究隻是生命過程中的一個點綴,遠沒有家人一個溫和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來得更令人驕傲、滿足。
心中裝有家的人,取得成功了有人與之分享,擁有痛苦了也有人給以支撐,這其實是心靈需要的一種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又帶領我們更加勇敢無畏地追求更多幸福!
所以,給家人以愛,陪伴家人成長,把家庭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是我們畢生重要的,也需要做好的一件事。
美國雅芳全球董事會主席兼首席行政執行長官鍾彬嫻就是一位極其珍愛家庭的人,她曾在一天裏接到兩份邀請函,一份發自白宮,美國總統布什要召見她;一份來自女兒就讀的學校,校方要她去陪自己的女兒參加一場鋼琴賽。麵對兩個都很重要、但又不能同時參加的邀請,鍾女士毅然放棄了前者,選擇了後者。按照一般人的理解,無論如何也要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直赴白宮晉見總統,這是多麼大的榮耀和不可多得的機會呀,可她為什麼選擇到學校陪伴女兒參加活動呢?
這位曾連續6次榮獲全美50位最有影響的商界女性的解釋是:“今天不去見總統,日後還有機會;而對女兒來說,什麼時候都不能讓她失望,不能讓女兒為此事抱怨我,否則我會後悔一輩子。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女兒的感受!”鍾女士不僅是位極成功的商界女性,也是位極聰明的母親,她深深明白,事業的成功隻能帶給自己成就感,而家庭的快樂才能帶來更多幸福感。因此,她看重自己的事業,更看重自己的家庭。
事業再偉大,錢掙得再多,沒有了家,沒有了家人的愛,也談不上成功。有愛、有家,才是幸福的標準!
即使事業不一定很成功,有一個溫暖的家,也是幸福的人生。有家才會有情,有情就會有幸福。我們都願意在家這方情感的小天地裏,享受平凡而溫馨的幸福生活。
所以,有人把幸福精辟地歸結為:白天喜歡上班,晚上喜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