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在這裏問大家:“你們的婚姻幸福嗎?你們每天都過得快樂嗎?”我想,很多人並不一定可以很理直氣壯地回答我吧。
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很多對青年男女開始他們的婚姻生活,同時又有很多對夫妻結束他們的婚姻生活。有很多人,對他們婚後的生活並不滿意,認為進入婚姻以後的生活質量遠遠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目標。
事實上,很多夫妻,特別是那些已經結婚很多年的夫妻,對待婚姻往往是一種“勉強”態度。她們的婚姻沒有激情、沒有快樂,也沒有新鮮感。對他們來說,婚姻的長短不過是代表著時間的推移,並沒有任何意義。
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對婚姻缺乏一個正確的、透徹的、清醒的認識。或是把婚姻看得過於浪漫,或是把婚姻看得過於理性,於是“婚姻文盲”這一個詞也就相繼誕生了。
“看他倆多幸福!”我們耳邊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幸福的婚姻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需要學習的。通過學習,我們能知道自己婚姻的優勢在哪,問題在哪裏,並嚐試采用積極的方式進一步發展優勢,並去解決問題。當我們用做企業或經營公司的學習能力和反省能力來對待婚姻時,就一定能品嚐到婚姻的甜蜜。
成功的婚姻不是偶然發生的,不要把婚姻中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也不要認為婚姻就應該是“從此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如果這樣去想,婚姻一定會讓我們失望。愛和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剛好砸到了我們,而是先由我們付出,經過精心培育,再獲得的回報。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我的奶奶是上個世紀出生的人,非常頑固亦非常守舊。比如她認為男人絕對不能做家務,在家裏絕對一手遮天,對媳婦絕對昂首挺胸。
這可難為了母親。她在中學裏當班主任,免不了跟學生生氣,回家也不舒服,家務活又多,大大小小一家人擠在一間房子裏,幾乎沒有透氣的地方。無論多晚,一家人第二天要用的柴火母親要劈好,水要挑好,飯菜要準備好,衣裳要洗好,隻有當這一切做好了,她才能不受奶奶幹擾,安心地坐在桌前備課。礙於情麵,父親也不敢在奶奶麵前多說什麼。
有一天半夜,我被母親的哭鬧聲驚醒,恍惚覺得她在跟父親打架,並且聽到母親聲稱要離開這個家。這是他們結婚十年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我想母親一定是忍到了極限。
那次吵架後,母親的體質每況愈下。整日悶悶不樂。有一天,母親在廚房燒晚飯時,突然就昏倒了,“媽,媽!你怎麼了?”我急得大哭。父親幾乎懵了,也跟著亂叫:“媽,媽!你醒醒!”他將母親的頭緊緊抱在胸前,雙手發抖,好像完全失去了控製。
好在母親並無大恙,醫生說隻是身體虛弱、心理疲勞而一時暈厥。
這件事之後,父親的性格有了徹底的改變。他不顧奶奶的反對,盡可能地幫助母親多做家務,還偷偷給母親做點好吃的東西,無論奶奶多麼看不習慣,也無論外人怎麼取笑他,父親都站在母親這邊,片刻不離地服侍母親,兩個人的感情好得像是在初戀,直至今日,他們的婚姻已走過30個年頭,依舊恩愛如初!
不知道父親有沒有沒覺察到他曾錯喊母親為“媽”,但我深深記得,當一個男人在妻子發生意外時急得快要發瘋,害怕失去她時的緊張神情。我想父親是深深愛著母親的,所以,從此都不再讓她受到半點委屈。這也是母親付出那麼多之後,換回的深不見底的愛。
如果企業是一個群體的事業,那麼婚姻的經營則是兩個人一輩子的事業。企業經營有失敗的風險,婚姻經營同樣也有受到外界環境衝擊,有挫敗的風險。我們不妨套用商業經營的理念去經營感情。
企業有經營文化,婚姻也應該有經營思想。這套經營思想,是在歲月的曆練中,在情感發展的軌跡中,兩人總結出來的。對別人未必管用,但你們倆人會很受用。
有這樣一對夫妻,女人從來不吃蔥薑、辣椒,一吃就反胃。但是,每次炒菜之前,女人總要先切上一碟辣椒,然後用薑絲拌蒜泥,再澆上半勺滾燙的花生油,因為這是男人喜歡吃的。女人很樂意地做這一切,甚至把它當成一種享受。
女人有時也會發發牢騷:“你就知道吃,我為你做了半輩子的保姆,什麼時候你能做一頓像樣的飯菜給我吃呢?”男人總是嗬嗬一笑說:“你做的飯菜是最香的,別人做的我還不吃呢!”
有一次女人病了,男人急得眼睛都紅了,拉著他的手輕聲問:“你想吃什麼,我幫你弄去。”女人苦笑:“你會弄嗎?”“我會,我這就去。”男人說著就走進了廚房,本想給女人煮碗熱騰騰的雞蛋麵,可是手背上被油濺了幾個紅點不說,麵還弄糊了,嚐一下,是苦苦的味道。男人隻好悄悄下樓到對麵餐館買了一碗牛肉麵,小心翼翼地端到床前,低著頭對女人說:“不是我自己做的,我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