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常遭遇這樣的困惑:對於必須拒絕的事,究竟該如何說不呢?其實,隻要有點勇氣和智慧,你就能夠輕鬆過關了。
人與人的交往呈現複雜多變的各種形式,能夠如魚得水般地、應對自如地處理好這些複雜多變的人際交往形式的人,似乎屈指可數,這也正說明了處理好人際關係的不易。常常有一些不知如何應對的情況出現在我們身邊,其中最令人感到頭疼的情況就是拒絕對方的請求。
麵對需要拒絕的要求時,最難拿捏的是既不能隨便地答應、又無法直接地說“不”。常答應請托的人往往得到許多相當正麵的評價,所以有些人認為,如果拒絕別人的請求,恐易對自我聲望產生負麵的影響。於是,拒絕與否在取舍之間便難以決斷。如此一來,原本幫忙的能力不夠,卻又勉強答應,結果發生後悔的情形就相當常見了。
事實上,那些考慮個人形象會因拒絕別人遭受影響的理由,往往是一種借口,由於自己意誌不堅定,而勉強答應別人要求的例子屢見不鮮。這些意誌不堅定的人,通常認為斷然拒絕對方的要求,未免顯得太過無禮。而若是在答應後又覺得不對,且又力不從心難以履行諾言時,再轉變語氣拒絕對方,顯然已經晚了。因為,等無法做到允諾的事情,再予以拒絕,給人的印象更糟。甚至需要付出成倍的代價去彌補損失或兌現承諾。如果這件事隻限於個人的煩惱,還稱得上不幸中的萬幸,若因此事而與要求請托的對方發生不愉快,演變成雙方人際關係上的矛盾與衝突,就更加糟糕了。
一開始即斬釘截鐵地說“不”,委實無情,然而,不要因此而放棄拒絕的權利,畢竟,力不從心的事終究還是辦不到。先把這一點想清楚,然後及早設法向對方懇切地說明,這樣,才是真正的交往之道。
也許這樣一來,請求你的人可能會短期內表現出失望和不滿,但總比中途反悔要好多了。所以在考慮答應對方的請求前,應先仔細檢驗自己是否力所能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妨想想,一旦失約後對方對自己所產生的不信任感會更強大。既然很難做到,何不鼓起勇氣拒絕。
拒絕別人的請求,絕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所以無須感到害羞。最重要的是能明明白白地將不能承諾的原因說明,以消除對方可能產生的誤會。至於對方有何反應或想法,就看他的為人如何了。不過你決斷與明智的拒絕態度必然會受到某種程度的肯定。
倘若你既具備了拒絕的勇氣,又有替對方設想的善意,那麼你就已經掌握了拒絕的藝術和訣竅了。
如何為對方設想呢?譬如,自己幫不上忙的事,也許自己所認識的人有這個能力。此時不妨運用自己的關係網絡為對方鋪路。如果成功的話,對方必定會對你感恩戴德,即使失敗了,對方亦會自覺不該過分強人所難,也同樣會有感於你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