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徐舞除了當幼師,還會在業餘時間裏,寫著一些小文章。這些看似不掙錢的作品,在徐舞看來,都是值得追尋的夢想。
白天,孩子們圍繞在徐舞身邊,他們天真地出現在她麵前,讓徐舞覺得,他們真摯又可愛。孩子們通常都親切地稱呼她“徐姐姐”,有些孩子都願意依偎在她身邊,有的甚至還時不時抱著徐舞的大腿,跟她親昵地擁抱呼喚道“徐老師,我好喜歡你”,這些都讓徐舞感到無比溫暖。
晚上,徐舞待在家裏寫作,她寫的文章內容來自生活,她的筆風清新自然,讓人一目了然。看過她的文章的人都說:“仿佛自己變年輕了。”而她卻說:“都是因為自己向往年輕的時候,那樣更自在,那是個真摯的夢。”
其實,徐舞不是一生下來就會寫文章的,她也是從不會到會的。曾經她的作文都是母親幫忙的。誰都沒想到,徐舞會走上寫作的道路。盡管徐舞很喜歡練習寫作,但家人並不支持。每當她寫得很用心時,徐母便會在一旁勸道:“你這樣寫不累嗎?”然後她又瞥到了她身旁的複習資料,說道:“你不是要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嗎?你還不趕快複習課程?既然你選定了專業,你應該更用心對待才是啊。”
可是,徐舞倒是不在意,她在意的隻有寫作的快感。如果讓她放棄寫作,那是比登天還難。寫作對徐舞來說,已經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當中,並成為她生命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當她完成一天的章節,心裏就別提有多暢快了。說實在的,她還有點自戀,有時,她會拿起自己的文章,在心裏默讀幾遍,然後又天真地笑著,徐遠看見了,說姐姐遲早會變傻。但隻有徐舞知道,她對文章的每個細節,都非常注意。
除了上班和寫作,徐舞還喜歡去唱卡拉,一唱就是四五個小時。每次,她都要唱得過癮了為止。
徐舞是家裏最會唱歌的孩子,那時,她還上小學二年級,就能在陌生的叔叔阿姨麵前,唱起動聽的歌曲。在她的愛好一欄裏,總會看到“唱歌文學。”她除了會唱會跳,她還會胸有成竹地說話。大家都感覺她長大了,為她加油鼓勁。這時,他會感激地說道:“謝謝大家的厚愛!”她邊說還邊拉著裙子,做個恭敬的神態。
“好了!你們別起哄了,也別再湊熱鬧了!”徐遠心疼地說道。
看著徐舞如此用心地對待寫作,徐母為她感到心疼。要知道,如此青春年少的孩子,正應該勤奮地工作,誰也沒想到,她會愛上寫作,還要日以繼夜地創作,讓人不由得為她擔起心。
徐母通常都勸道:“舞兒,你又不是沒事做,先幹好你的幼師,其他的以後再說嘛。況且你又不是以這個為生的,何必要影響自己的正事呢?”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寫作對於徐舞來說,就是她的第二次生命,是寫作帶給她心靈的寄托,也算偶遇成終生相隨了吧。
說到她寫作的欲望,還應從她去逛書城說起。
暑假的一天,徐母帶她到書城買書,正在尋覓要哪本書時,徐舞看到了一個閃亮的書名,她翻開書本,看著裏麵的內容,居然看入了迷。裏麵的主人公,自帶著善良純樸的氣息,讓徐舞為之傾倒。徐母見女兒那麼喜歡看,就幫她買下,回到家後,徐舞還是愛不釋手,直至她把整本書看完,這才罷休。
之後,徐舞就在空間裏寫一些小文章,有人就建議她出版書,一直到現在,她都很感恩曾經看過的那本小說,是它成就了如今的自己。再想想,自己已經很久沒去書城看書了,於是,她決定獨自前去。
這天天氣真好,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湛藍天邊,層層雲朵浮現在眼前。徐舞踏著清風,來到了那間書城。一進去,徐舞就被琳琅滿目的書籍迷了眼,接著,就看到人群裏一層外一層,樓上樓下都圍滿了人。看著大家都那麼認真地看書,徐舞早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也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書。
曾經的她,隻因為要準備中考高考,才病急亂投醫地買了幾本作文指導,又或是幾本文科的輔導書籍。可是,買回家後,她並沒有怎麼看。所以就顯得有些浪費錢了。現在回想起來,滿眼憂愁的母親,還有那個稚氣未泯的自己,顯得那麼滑稽可笑。
不知不覺地,徐舞就來到了青春小說處。這裏的讀者不算太多,正適合自己坐下閱讀。徐舞輕輕地坐下,然後饒有興致地翻閱著。一開始,故事還不是很精彩,越到後麵,越能抓住讀者的心。於是,她便看入了神。這是繼她畢業以來,看過的最喜歡的小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