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懷孕第39周 了解分娩知識(1 / 2)

胎寶寶的生長

現在出生的寶寶就已經是足月兒了。胎兒現在的體重應該已有3200~3400克。現在體重在3500克以上的新生兒也很常見,甚至4000克以上的高體重新生兒和巨大兒也增多了,這跟人們營養狀況的改善有很大關係。一般情況下男孩比女孩的平均體重略重一些。

胎兒現在還在繼續長肉,這些脂肪儲備將會有助於寶寶出生後的體溫調節。這個小家夥的身體各部分器官已發育完成,其中肺部是最後一個成熟的器官,在寶寶出生後幾小時內才能建立起正常的呼吸模式。

子宮的變化

從肚臍量起,子宮底部高度為16~20厘米,從恥骨聯合量起約35~40厘米。到本周,準媽媽的體重約增加了11.5~16公斤。

準媽媽的改變

胎兒現在是不是特別沉得住氣?盡管準媽媽心裏巴不得馬上見到他,可他卻好像安靜了許多,不太愛活動了。這是因為到這時胎兒的頭部已固定在骨盆中,他更多地將會是向下運動,壓迫子宮頸,想把頭伸到這個世界上來。

準媽媽日常健康計劃

新生兒還在醫院的時候,還是個安靜的小天使,可是一出院回到家裏,他好像就變成了一個小麻煩。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這很正常。比如說,他會變得更警醒,老是睡不踏實。這也許是因為醫院的嘈雜會令他感到壓力,很疲勞而變得平靜。準媽媽也許還會發現他的胃口變得越來越好,這是因為新生兒出生幾天後會需要補充大量營養。無論如何,到了家後不要因為孩子變得不一樣而感到驚訝就是了。如果女嬰排出一些分泌物或者男嬰的紙尿褲貼近陰莖的部分泛黃等現象都是正常的。這都是因為嬰兒降生後,無法從母體繼續吸收養分,導致激素水平下降造成的。

準媽媽日常飲食

婦女妊娠分娩是一種再也自然不過的生理現象了,然而大多數情況下,當我們一看見孕婦有腹痛等分娩的先兆,就著急得不得了,往往在沒有為孕婦準備好吃的,也沒有為孕婦準備好用的之前,就匆忙地把孕婦送進了醫院。

初產婦從有規律性宮縮開始到宮口開全,大約需要12小時。如果是初產婦,無高危妊娠因素,準備自然分娩,可準備易消化吸收、少渣、可口味鮮的食物,如麵條雞蛋湯、麵條排骨湯、牛奶、酸奶、巧克力等食物,讓準媽媽吃飽吃好,為分娩準備足夠的能量。否則吃不好睡不好,緊張焦慮,容易導致準媽媽疲勞,將可能引起宮縮乏力、難產、產後出血等危險情況。

準媽媽備忘錄

預產期並不是孩子出生的準確時間,隻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會遵守這個約定,如期地來到家人的懷抱,但是還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孩子都會比預產期出生得晚,讓媽媽們等得心焦。

超時生產的危險

如果預產期過了兩個星期,胎寶寶還賴在媽媽的子宮裏麵,會有以下幾種危險:

1.羊水過少造成子宮內胎兒窘迫。懷孕期間,羊水是胎兒最佳的保護環境,羊水量會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到37周左右羊水開始慢慢減少。對於超過42周的過期妊娠,羊水會呈現顯著減少的現象,容易有胎兒窘迫的情形發生。

2.胎兒過大。雖然是過期妊娠,但是胎盤功能正常,胎兒持續生長,造成胎兒過大,易引起難產。

3.胎盤老化、功能減退,會造成胎兒循環供血不足。

對於這些千呼萬喚還不出來的胎寶寶,我們可不能老是手足無措地等待。為了避免這些危險,我們應該用行動向胎寶寶傳達明確的訊息,告訴他:“小家夥,請和媽媽共同努力,你該出來了!”

運動催生

如果到了預產期還沒有動靜,準媽媽就要加強運動。直立運動能促使胎兒入盆,同時還能鍛煉盆底肌肉,增加產力。不過,出去運動的時候需要找個“保鏢”,以防突然有“緊急情況”。

製定適合你的運動計劃

散步:散步是孕晚期最適宜的運動方式。散步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在妊娠末期,散步可以幫助胎兒下降入盆,鬆弛骨盆韌帶,為分娩做準備。散步時應邊走動,邊按摩,邊和孩子交談,和他一起聆聽小鳥的歡唱,蟋蟀的喧嘩。

散步時間:散步可分早晚兩次安排,每次30分鍾左右,也可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鍾左右。

散步地點:散步最好選擇環境清幽的地方,周圍不要有汙染物,不要在公路邊散步,汽車尾氣會帶給你過多的鉛。

體操:產前體操在國外非常流行,體操不但可以促使胎頭入盆,而且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的韌性和彈性。

小馬步:手扶桌沿,雙腳平穩站立,慢慢彎曲膝蓋,骨盆下移,兩腿膝蓋自然分開直到完全曲屈。接著,慢慢站起,用腳力往上蹬,直到雙腿及骨盆皆直立為止,重複數次。

劃腿運動:以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做360度轉動(劃圈),做畢還原,換腿繼續做,早晚各做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