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血傳奇
小說
作者:陳曉林
陳曉林,1949年生,美國哈佛大學碩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曾任台灣《民生報》總主筆。著有散文集《浪莽少年行》、《輕生一劍知》、《雨絲風片》、《青青子矜》等。
海風吹在竹林中,刷刷地響個不停。天邊一塊烏雲浮遊過來,漸漸籠住了緩緩下墜的落
日。竹林中一時間變得陰霾霾的。
“當!”的一聲金鐵交鳴,兩支長劍膠接在一起,人影穿梭而過,倏忽間互易了位置,“嗒!嗒!嗒!”一連串脆響聲中,兩人手中的劍又各自遞出了七招。
昏暗的夕陽殘暉偶爾透過斑駁的竹影,照在交手兩人的身上,但見一位神情威猛的虯髯大漢,臉色凝重,左手捏個劍訣,右手長劍斜指對手的眉宇,足下不斷遊走,乍看似雜亂無章,仔細看去,恰是倒踩七星,隱指北鬥。在他對麵,是個身材頎長的中年人,一襲藍布長衫,已洗得有點發白,此刻他正舉劍平胸,肅立不動,雙目炯炯,凝視那虯髯大漢。
驀地裏,虯髯大漢疾退數步,靠到一排竹樹旁邊,揚眉豎目,“喝!”地一聲吐氣開腔,也未見如何作勢便已舉劍過頂,疾飛而上,人已到了竹樹頂端,淩空一個翻身,如一隻大鳶般橫掠下來。
霎時間劍氣縱橫,寒光大作,籠罩了竹林間那方圓十丈的空地,劍氣破空聲中,竹葉簌簌落下,飛舞在兩人的四周。
那穿藍衫的中年人單肩一沉,一劍斜削而上。劍尖抖動之間,恍惚已化為一片劍幕,護住了身側左近。
但那虯髯大漢身法怪異無比,隻見他頭下腳上,陡然連翻了兩個筋鬥,長劍吞吐如蛇,蕩開了那片劍幕,同時轉身之間,左手一點白光,忽然自脅下穿出,直向藍衫中年胸前空門刺來。原來他旋體發劍的當兒,左手已拔出了一把奇形匕首,乘對手全神貫注於他右手的長劍時,竟然自絕無可能出手的部位,刺出了必殺的一匕。
說時遲,那時快,藍衫中年雙目盡赤,頭發根根銜冠而起,左袖飛快向外一掄,人已借勢往後速退七步。
“嘶”的一聲,他左袖已然被刺破大半,那柄匕首盤旋而過,嗚嗚飛向林中,虯髯大漢正落在他對麵,兩人麵麵相覷。
虯髯大漢忽然將手中長劍往地上一擲,哈哈大笑:
“陸賢弟!真有你的,連這招飛星貫日都奈何不了你,我王某人今日可服了你!”
那藍衫中年人亦將長劍拋下,拱拱手,謙遜地道:
“王大哥,若不是你手下留情,小弟此刻哪有命在?饒是如此,我這個袖子可仍是破了一大截呢!”說著指了指左手的破袖。
虯髯大漢又嗬嗬一笑,道:“我上襟還不是被你一劍劃破了!彼此彼此,都莫提了。”原來他擲出匕首的同時,也被藍衫中年乘隙掠中一劍,雖未真個受傷,卻也隻是一線之差了。
藍衫中年哂然一笑,道:“那是大哥有意相讓。”
虯髯大漢麵色一整,正容道:
“不然。自從九年前塞北飛騎,匆匆一會,你我每年較技,賢弟你都是進境神速,叫我好生相敬。”
藍衫中年長歎一聲,道:“小弟雖亦用功不輟,可又何嚐能在你老哥哥手下討了便宜呢?”
虯髯漢子哈哈大笑,一把挽住了藍衫中年的肩頭,直向竹林中走去。卻見竹林中早已置有酒菜,兩人席地而坐,登時開懷暢飲起來。
原來那虯髯漢子人稱“無影神龍”王魯,乃是閩浙一帶的大豪,藍衫中年名喚陸烈,卻是一個行蹤不定、來曆不明的遊俠,兩人自從九年前在居庸關外飛騎較劍之後,彼此欽服,相約每年煮酒論劍,互試進境,也是一番惺惺相惜的意思。到得第六年上,兩人不打不相識,已然結為異姓兄弟。
兩人喝了一會兒酒,王魯忽然說道:
“陸賢弟,你年歲也老大不小的了,一直浪蕩江湖,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何不尋個地方安頓下來?你這一身絕藝,放眼天下,也找不出幾個對手來,任它埋沒於風塵鞍馬之際,豈不是太可惜了?”
陸烈微歎一聲,道:
“一事無成,兩鬢已斑,報國有心,請纓無路,我看似我這樣子,也隻合少年子弟江湖老了!”
王魯神色一動,正待開口,忽又止住了,兩人皆長身而起,側耳傾聽。
這時天色已黑,隻聽一片沙沙之聲,似有不少人向這竹林中走來。
陸烈倏然騰身作勢,躍入兩人交手的空地,一手抓起了自己的長劍,同時足尖勾處,把另一柄劍挑了起來,直向王魯飛去,口中低呼道:“倭寇!”王魯隨後縱到,一手接住了飛來的長劍。
隻這一瞬間,十幾條影子已將林中空地團團圍住。
陸烈與王魯對望一眼,並肩凝立如山。
一名頭束長帶,身著敞袍,手持狹長倭刀的武士越眾而出,倭刀斜指兩人,大模大樣喝問道:
“你兩人,可曾看見一個著黃色衣服的花姑娘進林中來?”語音嘶啞怪異,顯見不是中土人士。
王魯隨手一指,道:
“看見了,就在那裏!”趁那漢子目光一轉,手中長劍已一式“毒蛇出洞”向那武士疾刺過去。
陸烈更不打話,縱身一掠,劍隨身走,一式“橫掃千軍”,直向外圍十餘名漢子攻去。但見人人倭刀高舉,長發飛舞,果是一群悍惡的倭寇。
其時正當明朝嘉靖年間,倭患大作,劫掠燒殺,無惡不作,沿海一帶頗受其擾,閩浙百姓恨之切骨。陸烈身手何等了得,長劍指處,當者披靡,霎時間已有數人傷在他的手下,他側首一瞥,隻見王魯已與為首那名倭人武士鬥了個難解難分,那武士倭刀縱橫,穿林掃葉,倒也氣勢凜凜,王魯一時竟戰他不下。
當下陸烈一劍逼住了餘下約十名倭寇,指東打西,掌劈鋒刺,頃刻間又傷了三名倭寇。
那群漢子猛惡非常,雖見同夥一一倒下,仍是咬牙苦鬥,絕不退縮。陸烈打得興起,長嘯一聲,驟然間長劍脫手而出,閃電般連穿兩名倭寇,將他們直釘到一株大竹樹上,倭人慘叫聲中,陸烈已一縱而至,左拳擊倒了另一名來襲的漢子,右手一探,已握住了長劍。
正待一拔而出,忽覺腦後風生,一把長刀鬼魅般斜掠而下,其勢之速,無與倫比,陸烈再無思索餘地,一個大仰身,棄劍閃避。那長刀走勢未盡,突又自下向上盤空砸至,陸烈仰身之際,腰間舊力已盡,新力未生,這一刀無論如何,再難避過,情勢危殆已極。
原來那倭人武士眼見陸烈如秋風掃落葉般斬殺手下諸人,心中大急,呼呼幾刀,逼開王魯,舍命向陸烈迎頭砍來。王魯欲待追上,卻是站的位置稍遠,其間又有幾名倭人持刀擋住,眼見陸烈遇險,已是救援不及。
忽聽一聲嬌叱,半空中黃色纖影一閃,已有一人疾躍而下,擋住了倭人武士勢若雷霆的一擊。惟是那長刀過於怪異,來人手中一柄短劍竟把持不住,被震飛離手,“嘎”的一聲,腕間已被刀風餘勁掃中,登時鮮血直冒。
陸烈早趁機拔出了自己的長劍,手起三招“起鳳騰蛟”、“迎風破浪”、“天羅地網”,一片劍光,圈住了那條黃衣人影,擋開倭人武士的長刀,凝目看去,但見一位麵色白晰楚楚動人的少女,手撫腕間傷處,嬌喘不已。
陸烈心下感激,一橫身站在少女之前,手中長劍惡狠狠向那倭人武士掃去。那武士見勢不妙,長刀虛迎兩招,拔腿便跑。陸烈關心少女傷勢,一時顧不得追趕。
這時王魯已將餘眾收拾了當,林中橫七豎八,倭寇的屍身躺了一地。王魯作勢要追,忽見地下有一倭人身軀一動,忙一劍劈去,刺中了那人的心髒,那人一陣抽搐,再也動彈不得,可是眼見那倭人首領逃出,卻是攔截不及了。
驟聽前方一聲淒厲的慘呼,那武士往後倒退三步,一跤跌在林邊,胸前裂了一大道血口,眼看已是死多活少了。
林外暗影處,走進一位長袍白發的老者來。
陸烈正在為那少女包紮傷口,觸手處一片滑膩,但見那少女皓腕賽雪,粉臂如玉,陸烈心中一怔,抬頭望去,那少女羞紅了臉,微微掙動了一下。
王魯已向那老者互相施禮,那老者道:
“瑛兒,傷得怎樣?”少女回答道:
“爹,還好,沒什麼要緊。”那老者道:
“你去林子邊守著,不可讓人進來。”少女應聲拾起短劍,向陸烈福了一福,緩緩走到林外。這時夜黑如墨,可是陸烈但覺她雙眸回處,亮若明星,一霎時自己孑然一身、飄蕩江湖的種種孤寂悲涼之感,沒來由地襲上了心頭。
老者聽得女兒已然走遠,清了清喉嚨,道:
“今日得見二位壯士大展神威,令人好不欽佩。老朽公孫一誌,平生最愛結納慷慨豪俠之士,未知二位肯否不棄下交,與老朽暢談一二?”陸烈忙長揖道:
“老英雄說哪裏話來?小可賤命,尚是令嬡所救,感激猶恐不及,老英雄但有吩咐,小可無不遵命!”
王魯亦抱拳施禮道:
“老英雄為我等誅卻倭寇渠首,不使漏網,我等俱是感佩無已,請移駕共飲一杯。”
當下三人回到置酒菜處,重行敘話。酒過三巡,老者公孫一誌忽然納頭便拜,恭恭敬敬向王、陸二人磕下頭去。兩人大驚,忙跪下回禮。公孫一誌長歎一聲,說出一番話來。
原來那公孫一誌本來是總兵官俞大猷將軍麾下的一名衛士長,其時倭寇占據平海、興化一帶,奄有兵眾兩萬人,官軍屢戰不勝,俞大猷又奉朝旨嚴令,要速戰速決,不得稽延。俞大猷遂命公孫一誌偽裝投效倭寇,伺機竊取敵情,公孫一誌武功本高,一年來複為倭寇出力不少,已是頗獲信任。最近幾次暗中將倭寇動態,秘密傳抵俞大猷處,已使倭寇受創不輕。但近日倭寇首腦赤霞右衛門似已略有察覺,七天前有一次軍略議定後臨時更動,竟使已獲公孫一誌指引的明兵頗受折損,今日緝捕黃衫少女公孫瑛,更可見事情已將敗露。同時赤霞已有計劃,準備遣浪人武士,一舉襲殺俞大猷。
“老朽身受俞將軍厚恩,自當粉身碎骨,誓死報效,如今朝中奸臣,已借口俞將軍剿倭不力,揚言要撤職查辦,而倭寇無惡不作,狡詐多端,俞將軍一去,梁摧棟折,則倭寇必成國家心腹大患,今日見二位格殺倭寇,勇略過人,不禁深喜俞將軍大事可成,是以鬥膽請求二位,仗義相助。二位皆是當今豪俠之士,為國為民,俠之大者,老朽是為天下蒼生請命了——”
王魯捋髯大笑,道:
“老英雄說哪裏話來?我等皆是大明子民,自當為國盡力,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行。”
公孫一誌凝視王魯良久,緩緩搖頭道:
“可惜王壯士在閩浙一帶,聲名太響,倭寇恐怕不易相信壯士會去投效他們。老朽倒是另有計較。”目光轉注於陸烈,陸烈一直默不作聲,半晌方沉聲道:
“但有所命,雖死不辭。”
公孫一誌大喜,道:
“我早知二位心存忠義,必不致教老朽失望,惟是此事說來,極為艱巨,而且時機緊迫,稍縱即逝,萬一倭寇中高手武士,得悉我軍動向,集中襲擊俞將軍,則大勢去矣。老朽已定下一策,務必保護俞將軍周全,懇請二位暫聽老朽分撥,不知可否?”說著自懷中取出一物,卻是一條白色手卷,王魯點起火石一照,但見上書:“便宜行事,不成不返。大明總兵官俞”字樣,下蓋火印官封。
陸烈正容道:“既有俞將軍符令,小可自當聽候吩咐。”王魯也大聲道:“但候公孫先生示下。”
公孫一誌當下便將心中計劃說了,王魯、陸烈臉色越來越見沉重,最後陸烈顫聲說道:
“小可自當戮力以赴,不負所命,但公孫先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