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看這片石林,方圓百畝,石柱高十米至二十米不等,由於石柱間間隔一米左右,所以那鸞鳥是飛不進來的,但如果強行摧毀,也能夠給他來一場轟隆隆的土葬,哦,是石葬。
所以趁危機未至,馬伯庸趕緊布陣——他都沒陣盤及靈石,空手布陣?但還真別說,有一種陣,不但風黃界沒有,估計九重天也沒有,那是馬伯庸在地球上,當他的王子桓時,在用量子傳輸尋覓回鄉(風黃界)時,他覺得量子傳輸的表現,很似傳送陣,於是就想了更深入的,傳送陣的能量源是靈石,那麼量子傳輸的能量是來自基本粒子,若按道德經所說,通天下一炁耳,也就是說能量本原態時,是可以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的,那不就是量子態嘛?所以,布量子傳輸陣是一種,而仿照原子反應堆裂變又是一種,隻要自己在量子態中用神識去轟擊量子對,不就會一而二、二而四、四四一十六……分裂下去嗎?
現實問題是,他在地球上時修煉不了,但他研究了核反應的原理,發現這一級別的核反應,也就是陳太忠在風黃界和自己殞身幽冥界,都是陳太忠放的蘑菇,那級別的核反應攻擊力,也就對玉仙以下有打擊性,所以,他是王子桓的時候,就構思了一個量子裂變陣法,原理上就是自己達到物我兩忘境界,也就是通天下一炁的合一境,去與外部符陣共鳴,從而倍增激發這天地本源(炁),達到本源級(炁)的裂變反應!而地球上曾出現的某地石陣,他去參觀過,發現那排布方式就可以產生最終在石陣範圍的裂變效果,如果他那時如果有遊仙的靈氣,就可最終通過那石陣,達到輸出真仙級的攻防能量效應!所以眼下,馬伯庸隻要按地球上那石陣圖的布置,在相應的石柱上刻畫符文,再像某蘭時裝周那樣,打著環保愛護大自然的名義,鏟除一些礙事的巨木,當然這裏是拆毀一些阻礙能量疊振的石柱,那麼,布陣的基礎工作就完成了!至於能量源的運行時長,反正自己來到九重天的上三天了,仙靈氣每時每刻都修煉,也是極好的。嘿嘿,這算不算以身為香餌,釣盡仙界無數珍禽異獸呢?馬伯庸如是意'淫著……
說幹就幹,陣成,符文畢,毀壞的也清理走,留出一片百平米的空地,正好給那鸞鳥“捉”自身的空間!然後就是又進入深度的物我兩忘,人境合一的修煉狀態中,這時形成的是誘餌型的量子殺陣——攻擊的能量是能量耙,會瞬間產生量子倍增的能量反彈!比如那鸞鳥或那蛟龍,衝擊的之初,是一定會突到馬伯庸頭頂上方的,但也正因此,反彈之初的能量裂變還不十分強大,禽獸們也不覺得危險,大概也就感覺觸到一層塑料膜般,然後可能就是一層布般...一堵牆...一座山...直到被牢牢束縛住,直到被絞殺!馬伯庸沒想過自己馬上要突破至金仙一級時,最終的能量輸出會達到什麼級別,但想來仙尊級就是滅殺不了,也要讓其傷筋動骨吧!
馬伯庸這一修煉,就不是一天兩天,他感受到這上三重天的仙靈氣,狠勁兒地往自身鑽,本以為突破至金仙一級就要滯留初階很久的,但是這白駝門的功法好神妙,字訣心中起,字訣眼中過,自動按元炁初合、陰陽交會、三還九轉……直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本來在風黃界要幾年才修煉的過程,在這裏,百分之一(這就是兩界能量比一比一百的妙用)時間,就流暢地重修一遍——在風黃界修同樣內容,但吸的是普通靈氣,在這裏,吸的是仙靈氣!
那麼,馬伯庸為什麼要重新練一遍功法呢?主要是為了進入無人無我境(合一之境),但除了白駝門的修真功法,原天工門的功法由於轉世較多,有些地方記不太牢,何況隻以功法論,天工門功法也是普通!
但馬伯庸萬萬想不到的是,下界普通的法門,到了這兒,到了有仙靈氣的上三重天,就如那寶馬車駛出了鄉村泥濘路,開在了高速公路上……
其實,由於沒有對比,馬伯庸以為隻要在這兒修煉的,都會如此神速,可他要知道別的修士萬或十萬裏才出一個能吸收仙靈氣的,他才會知道自己的功法和自身的空靈體,都是極其難覓的!
在他修煉這段時日,他感受到量子誘餌陣被觸發了三次!當馬伯庸從修煉狀態退出後,環視周邊,有幾十片龍鱗,有一大灘血,血上有長長羽毛,還有一堆碎肉,裏麵有顆不知何獸的內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