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轎子裏,浣娘輕拉了李政君的手,微笑著說道:“君兒,你可有吃飽?剛才幹娘見你心事重重的樣子,可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李政君笑笑,說道:“剛才見幹娘和哥哥舐犢情深,令女兒觸景生情呢。”
浣娘不禁嘴角輕勾,得意地說道:“是啊,阿穎是洛陽城出了名的大孝子,而且他儒雅俊秀,風度翩翩,把洛陽城的小姑娘們都迷得暈頭轉向了。”
李政君嘴角含笑,凝神靜聽,並不說話。
浣娘突然輕輕歎息一聲,又說道:“阿穎什麼都好,就是親事讓娘操心。誰個男兒沒有三妻四妾呢,但是他......”說到這裏,浣娘一頓,看了一眼李政君,卻沒有說下去。
一時之間,兩人靜靜相對,都沒有再說話。
過了一柱香的時間,轎子停了下來。
元穎拔開轎子的簾幕,探頭進來笑著說道:“額娘,妹妹,下來吧,我們到府了。”
李政君扶著浣娘一齊走出轎子。
一座雕簷映日,畫棟飛雲的巨大建築物出現在眼前,抬頭迎麵先看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龍飛鳳舞地寫著“汝南王府”。
文宣王攜了玉郎的手,在張統領的陪同下走了進去。
元穎盯著文宣王和玉郎的背影,眼裏驟然有寒光一閃而過。但是,他很快笑容可掬地對浣娘和李政君說道:“額娘,妹妹,我們進去吧。”說完,率先走在前頭。
李政君輕攙著浣娘跟隨在後。
背後,是一眾舞女男寵以及奴仆諸人。
走進兩座石獅守門的大門裏,隻見佳木蘢蔥,奇花異卉,鵝卵石鋪就的路平坦寬闊,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
兩旁路邊,站滿了列隊相迎的百餘人奴仆婢女,其中有姨娘著裝的十餘個年輕女子,見過文宣王他們,俱都蹲福為禮齊聲喊道:“恭迎王爺王妃歸來!”
元穎對其中的一個身穿總管服飾的中年男人招招手。
中年男人連忙走上前去,恭敬地對元穎行禮說道:“世子,請問有什麼吩咐?”
“刑總管,你把王爺帶回來的財物清點後入倉,寫一份詳細的帳單給我,另外,那些舞女諸人你安排好居處,按貴賓款待,明兒王爺要將她們獻給皇上的呢。”元穎說道。
刑總管連忙說道:“屬下領命!”
元穎又說道:“還有跟隨王爺遠遊的奴仆諸人每人打賞太和五銖錢五個,休整一天。”
聞言,身後跟隨的奴仆不由笑逐顏開。
元穎吩咐完後,才提步跟上浣娘他們。院中甬路相銜,眾人穿過三間垂花門樓,四麵抄手遊廊,來到一處大廳。
此時,一直走到前麵的文宣王停下步子,轉過頭來對元穎說道:“阿穎,父王累了,明日又要上朝瑾見皇上,你安排好各處事務吧。”說完,也不等元穎回話,攜了玉郎的手頭也不回地走了。
元穎盯著他們的背影直至消失不見,才轉過頭來對浣娘說道:“額娘,你舟車勞頓,此時也要好好休息一下。”
浣娘點點頭,喟歎著說道:“額娘老了,經不起折騰,這身子骨都要散了。阿穎,你安排好居處給妹妹吧。”一邊說,一邊轉頭對李政君說道:“君兒,以後王府就是你的家,你好好待著吧,有什麼事就找哥哥,這個家歸他管。”
李政君連忙說道:“女兒明白,幹娘費心了。”
浣娘滿意地點點頭。
蓮香和翠兒兩人簇擁著浣娘離開。
這時,元穎笑著對李政君說道:“妹妹,家中事務繁瑣,這個家讓哥哥擔了多年,哥哥真是有點累了,趕明兒,你也幫哥哥管理管理吧。”
李政君一愣,心念電轉,緩緩說道:“哥哥,妹妹愚鈍,隻願不添麻煩就是了,幫忙的事哥哥就不要寒磣妹妹了。”
元穎打量李政君片刻,戲謔地說道:“妹妹,不論你是否頑石,從明兒開始,哥哥將會磨練你成為一塊碧玉。”
李政君無言了,心裏想道:“這個人莫測高深的模樣,說話行事圓滑周到,哪裏像十九歲的少年郎了?”